聂镛
【题解】 碧梧翠竹堂:即翠竹堂,在长安南郊,唐玄宗曾在此避暑。王昌龄《春宫夜》诗:“青楼百尺灯初上,明月千门人未归。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碧树丛中花半落,红裙去时芳草渡。美人相望不相亲,含愁更奏《折杨柳》。手巾一双泪如雨,春风日暮长门里。”本诗即咏此。 【注释】 青山高不极:青山直插云天。 仙人宅:仙人所居之处。 筑堂向蹊路:在小路上建房。 莺啼花落迷行迹
《和西湖竹枝词》 郎马青骢新凿蹄,临行更赠锦障泥。 劝郎莫系苏堤柳,好踏新沙宰相堤。 【注释】: - 郎: 对男子的敬称。 - 青骢: 青色的马,常用以形容马匹颜色鲜艳。 - 新凿蹄: 新的马蹄。 - 锦障泥: 一种古代战马使用的护膝。 - 苏堤: 位于杭州西湖边,是一条美丽的长堤。 - 宰相堤: 指西湖中的白堤,又称“白沙堤”、“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也是历史上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寄怀玉山其二 虎头公子最风流,只著仙人紫绮裘。 筑室爱临溪侧畔,钩帘坐见水西头。 常时把笔题江竹,最忆看山立钓舟。 却羡多才于逸士,清秋不厌与君留。 注释: 虎头公子:指某人,因其外貌像老虎而得名,这里指诗人的友人王彦博。 紫绮裘:一种用紫色丝绸制成的长袍,象征着高贵和优雅。 筑室:建造房屋。 钩帘:挂起帘子。 江竹:指江边的竹子。 立钓舟:站在船上钓鱼。 赏析:
送张吴县之官嘉定分题赋得天平山兹山镇吴会,秀色削金碧。 拔地起万仞,去天不盈尺。 剑矛辉日洁,芙蓉承露滴。 龙门启石扇,天池湛玉液。 曾横松下琴,屡驻云间舄。 于今望山处,苍苍暮烟隔。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天平山的美景以及与友人在山上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诗句注释: 1. 兹山镇吴会,秀色削金碧:这里的“兹山”指的是天平山
寄怀玉山其一 美人惜别动经年,几见娄江夕月圆。 怪底清尘从此隔,每怀诗句向谁传。 桃溪日暝垂纶坐,草阁秋深听雨眠。 安得百壶春酿绿,寻君还上木兰船。 注释: 美人:此处指诗人思念的人。 动经年: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娄江:指的是浙江一带的河流,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曾经居住或游览的地方。 清尘:指尘埃,这里可能是指因为距离而带来的感情上的隔阂。 向谁传:向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诗句。 桃溪
【解析】 此首诗是诗人与友人顾况的酬唱之作。第一句“久知顾况好清吟”,表明二人友谊之深,久仰而相知。第二句“结得茅斋深复深”,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第三句“千古再赓周大雅,五言能继汉遗音”赞扬友人诗歌创作上的才华。第四句“竹声绕屋风如水”描写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第五句“梅萼吹香雪满襟”则以梅花的洁白来衬托友人的高洁品格。第六句“何日扁舟载春酒
【注释】: 1. 九重天上:指皇宫,皇宫高耸如天,故称九重。日初和:太阳刚从东方升起。翡翠帘:红色的帘子。午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以铜制的壶盛水,壶中有一箭或一珠浮于水面,随水位升降而发出滴答声,以此计算时间,称为“漏”,又称“刻漏”。 2. 南闽:即福建,唐时属福建道,故称南闽。入贡:指进贡朝见天子。雕笼:精美的鸟笼子。白鹦哥:白色的鹦鹉。 【赏析】
青山高不极,中有仙人宅。 仙人筑堂向蹊路,莺啼花落迷行迹。 翠竹罗堂前,碧梧置堂侧。 窗户堕疏阴,帘帷卷秋色。 仙人红颜鹤发垂,脱巾坐受凉风吹。 天青露叶净如洗,月出照见新题诗。 仙人援琴鼓月下,枝上栖乌弦上语。 空阶无地著清商,一夜琅玕响飞雨
兹山镇吴会,秀色削金碧。 拔地起万仞,去天不盈尺。 剑矛辉日洁,芙蓉承露滴。 龙门启石扇,天池湛玉液。 曾横松下琴,屡驻云间舄。 于今望山处,苍苍暮烟隔
虎头公子最风流,只著仙人紫绮裘。 筑室爱临溪侧畔,钩帘坐见水西头。 常时把笔题江竹,最忆看山立钓舟。 却羡多才于逸士,清秋不厌与君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