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之
兰风吹暖度书帏,桃雨烘晴映玉池。 鬼谷树深衣湿翠,一帘花影碎琉璃。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1. “兰风吹暖度书帏”: - 解释: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书房的窗户,带来一丝清凉和舒适。 - 背景:春天来临,气温逐渐回暖,人们开始在户外活动,但夜晚仍需要保持室内温度。 2. “桃雨烘晴映玉池”: - 解释:春日的桃花雨让晴朗的天空显得更加明媚,同时反射出清澈明亮的阳光照在池塘上。 - 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庚戌年的正月写的,他当时正在金陵(今南京),而他的好友商山人将返回高安。两人一同乘船到达湄湘,停留了数日,无法分开,于是夜宿于王氏甥的西斋,吹箫酌酒为别。李白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他对故人的眷恋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鸾箫缓引酒重倾,夜久灯花陊玉罂。” 这句诗的意思是,李白用鸾箫缓慢地演奏,然后倒出美酒,夜深了,灯花落在玉罂里。这里的“鸾箫”是一种乐器
注释: 苍苔覆盖的茅屋顶上,是春天的山景。翠绿的树木和飘浮的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昏暗的景象。我已经在渔矶上分别了十年,现在我不想再与那青湾相见,我羞于将我的白发对着它。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青山白云图,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回忆起在青山白云下的茅屋顶上度过的日子,那时的景色是多么的美好。然而现在他已经离开家乡十年了,再也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了
注释: 西风古道图为寺僧赋 古道西风疋马还,数家茅屋住秋山。 只疑路近东林寺,遥听钟声暮霭间。 译文: 古道西风匹马归来,几户人家住在秋日的山中。 我怀疑这条路就靠近东林寺,远远地听到了钟声在暮色的雾气中回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古道上景色的诗作。首句“古道西风疋马还”描绘了一幅秋天西风吹动古道、马儿独自归来的画面。第二句“数家茅屋住秋山”则展现了深秋时节,几家茅草屋点缀在青山之间的景象
注释: 豫章——古县名,今江西省境内。旷达不偶题壁——旷达不遇之意。意思是我到访旷达之人,却没有遇到他;而我又驾着柴车从市桥经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表达了诗人对旷达不遇的感慨之情。首句“湖上青青万柳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湖光柳色的画卷,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第二句“吹箫曾记醉相邀”,诗人回忆过去与旷达之人共同吹箫饮酒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友情和豪放之情。第三句“重来相觅不相遇”
【注释】 缥缈楼居:缥缈,指楼台的轮廓隐隐约约。楼居,指在高楼中居住。隔紫霞:隔着紫色的云霞。华阳真逸:传说中的仙人华阳真人。过君家:路过你家。金盘不荐:比喻没有献出什么贵重的东西。宾筵:酒宴。玄洲:神话中的神仙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仙界。五色瓜:指传说中的仙果。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好友写赠的,通过描述朋友的住所和友人的品性,来赞美友人高洁的品质,并以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注释:五颗松树枝交缠在一起,九节蒲叶交错在一起。铜瓶分水浸着珊瑚。在小窗旁悠闲地吟唱游仙曲,吹遍了参差不齐的白玉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五颗松树枝交缠在一起,九节蒲叶交错在一起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铜瓶、珊瑚等物品作为意象,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得失浮云聚散间,陆机先识愧张翰。 - 注释: “得失”指的是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浮云聚散”比喻世事的无常;“陆机先识”指陆机(字士龙)有先见之明;“愧张翰”是说陆机的见识超过了三国时期的文人张翰(字季鹰)。 - 译文: 人生中的成败得失如浮云聚散,令人感慨。我以陆机为榜样,因为他的见解超越了张翰。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感慨以及对前辈智者的敬仰
彭郎矶畔小茅堂,露满秋林叶黄。 石渚水生鱼欲上,一江风雨夜鸣榔。 注释:彭郎矶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秭归县;石渚指水中突出的大石头;鱼欲上是指鱼儿即将游出水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首句以“彭郎矶畔小茅堂”开篇,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站在渔翁的茅屋前,欣赏着满地的落叶和秋风中的萧瑟之感。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林的景象。“露满秋林”写出了秋天的露水
【注释】 茅屋:茅草盖的屋子。苍苔:青苔。江湖:指江河湖海,泛指广阔的空间或环境。扁舟梦:即“江上扁舟梦”,泛指行旅之梦。尊前:酒席之间,泛指聚会之处。玉人:美女。 【赏析】 《题墨梅二首》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共两首诗,此诗为其一。此诗是咏梅之作,以梅花象征作者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品格。全诗句句写梅花,而字字皆托物言志,寄意深长。开头两句描绘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茅屋苍苔野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