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怅望九峰云 - 注释: 眺望远去的九座山峰上的云雾。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九峰山的无限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和孤独。 2. 母远在莲塘 - 注释: 母亲远在他乡,生活困苦。 - 赏析: 通过描绘母亲的境况,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不安,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3. 夜分缉馀绪 - 注释: 深夜时分,整理思绪。 -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时要注意结合诗中的重要词语。 “晚度疑山道”,傍晚渡越疑山的道路,疑山是九疑山的别名,在今湖南宁远县西南,相传为舜葬之地;“依然想重华”,仍然想念着虞舜;“云飘上苑叶”、“雪映禦沟花”写诗人所见之景,上苑、御沟都是皇家园林,诗人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景衬情;“行叹戍麾远”,“戍麾”即军麾,这里指代军队,诗人感叹自己远离家乡,不能及时奔赴边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九疑》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世家九疑,山在宅之阳。 家族世代相传居住在九疑山附近,山就在我家的南面。 林丛倚虚壁,峭拔绝坤方。 树林丛生,依傍着空无一物的墙壁,峭壁直立,高耸入云。 卓植斗杓南,序列俨成行。 挺立的树木像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整齐地排列在南方。 烟岚缈相接,午影常中堂。 烟雾缭绕,与山峰相接,中午时分的影子常常映照在我的书房内。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灵峰标舜境,神府枕疑川。”前两句写黄庭观的地理位置:它座落于九疑山,位于舜帝统治过的地方;它傍依着疑河,是神府所在。 “玉殿斜临汉,金堂迥架烟。”后两句写黄庭观的建筑特点:玉殿倾斜地俯瞰着汉水,金堂高高地凌架在烟雾之中。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寒弦。”后两句写诗人所见景色:一阵断续的风吹拂着晚竹,清冷的溪水仿佛在拨动着琴弦。 “别有月帔上,寄怀骑鹤仙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总负亿年质,高临千仞峰。 - 注释:承担了亿万年的时间重量,直插云端的山峰。 - 赏析: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古杉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其坚韧不屈品质的赞美。 2. 贞心欺晚桂,劲节掩寒松。 - 注释:坚贞的心意可与晚开的桂花相媲美,挺拔的枝干能掩盖寒冬中的松树。 - 赏析:此句通过比较,突出了古杉在风霜中依然挺立不倒的坚强品质。 3. 任彼风飙折,挺然霜雪冲。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诗歌中重要词语的意象特征,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①“石床石鉴”中的“鉴”指的是镜子,这里指石镜。石镜映照出山峦的倒影,使山峰高接于天。 ②“麓床”即山床,是借指山。 ③“伏虎上栖烟”中的“伏虎”指的是山间云雾,“栖烟”指的是山间烟雾缭绕、弥漫在山林之中。 ④“松低轻盖偃”中的“低”指的是低矮,“盖”指的是遮盖。松树低矮
我世家九疑,山在宅之阳。 林丛倚虚壁,峭拔绝坤方。 卓植斗杓南,序列俨成行。 烟岚缈相接,午影常中堂。 去留如有期,胜览夸新妆。 少怀不羁思,那能系空桑? 对此疑山高,目悬几成尪。 飘风微我荡,此兴颀然长。 幸随长者车,身便神亦爽。 讵仍手中扶,扶摇上翱翔。 云开跻峦顶,万丈诚孤亢。 俯瞷总群植,纤纤若毫芒。 上与汗漫期,倒景彻罔浪。 璇玑盘胸次,灿烂皆文章。 清风时掀髯,世虑浑相忘。
总负亿年质,高临千仞峰。 贞心欺晚桂,劲节掩寒松。 任彼风飙折,挺然霜雪冲。 茎凌霄汉表,根蟠龙窟中。 仙客频栖舞,良工何渺逢。 枝头连理翠,拥护圣神宫
晚度疑山道,依然想重华。 云飘上苑叶,雪映禦沟花。 行叹戍麾远,坐令衣带赊。 交河通绝徼,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两阶干羽绝,夜夜泣胡笳
灵峰标舜境,神府枕疑川。 玉殿斜临汉,金堂迥架烟。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寒弦。 别有月帔上,寄怀骑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