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洞天仙伯。总是梅标格。来索东风一笑,香浮动、潜溪月。 寿尊谁共酌。少年花县客。试问日边春信,梁园上、正飞雪
西风又急。细雨黄花湿。楼枕一篙烟水,兰舟漾、画桥侧。 念昔。空泪滴。故人何处觅。魂断菱歌凄怨,疏帘卷、暮山碧
连环易缺。难解同心结。痴騃佳人才子,情缘重、怕离别。意切。 人路绝。共沈烟水阔。荡漾香魂何处,长桥月。断桥月
烟林褪叶。红藉游人屧。十里秋声松路,岚云重、翠涛涉。 伫立。闲素箑。画屏萝嶂叠。明月双成归去,天风里、凤笙浃
晓来风作。病怯春衫薄。郭外溪山明秀,红尘里、自拘缚。 村酒频斟酌。野花偏绰约。十载人非物是,惊回首、梦初觉
剪雪裁冰,有人嫌太清。又有人嫌太瘦,都不是、我知音。 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一自西湖别后,辜负我、到如今
。 《霜天晓角》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霜天晓角·独立小桥风柳 宋 · 张先 独立小桥风柳。 斜日半江山锁。 何处秋千, 打起新声双语。 记得当时游处, 曾折一枝红玉。 莫问归期, 且听清歌,春色三分一半。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初夏的美丽画面。诗人独自站在小桥上,迎着风中的柳树和半江山锁住的日落景色,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秋千声中,新声双语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乾坤未裂。 有物如何别。 解把鸿蒙擘破,说不知、知不说。 妙诀。 真难彻。 知音世所绝。 要识阴阳颠倒,月中日、日中月
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词谱》卷八“调见《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乐章集》注林钟商调。韩淲词有‘明窗玉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腊梅枝。萨都剌词名小阑干。此调最为参差,今分七体,其源俱出于晏(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