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据
【注释】 1.题丹阳陶司马厅壁:写在丹阳县(今江苏镇江市)陶潜的厅堂墙壁上。 2.高鉴清洞彻:指高超的鉴别力,洞察一切的眼力。 3.儒风入进难:指儒家的风尚难以进入。 4.诏书增宠命:指皇帝的诏书增加他的宠信和官禄。 5.才子益能官:指有才能的人更能得到任用。 6.门带山光晚:指门前山色如画,景色宜人。 7.城临江水寒:指城墙下江水的寒冷。 8.唯馀好文客:指只剩下喜欢文学的好客人。 9
古兴 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 鸣佩初罢朝,自言皆近臣。 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 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 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 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 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译文: 太阳照常升起,我望着那巍峨的宫殿,只见宫门两旁的车马扬起了尘土。早晨的宫廷,鸣玉佩的声音已经停止,我知道这都是朝廷上的大臣们
西陵口观海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注释: - 长江:指长江水,江水浩荡。 - 近海:接近大海的地方。 - 在昔:从前。 - 胚浑凝:原始的混浊状态。 - 融为百川泱:河流汇集成百川。 - 地形失端倪:地势失去了原有的轮廓。 - 天色灒滉漾:天色昏暗迷离。 - 东南际万里
【释义】 年轻时有文才,西入秦地考进士,三十时无家可归做路人。命运不好不被明主录用,布衣一身惹得洛阳人嘲笑。 【注释】 上东门:长安城东面的大城门。 十五能文西入秦:指年轻时很有文才,西入长安参加考试。 三十无家作路人:三十岁时没有官职,四处为客,生活无着落。 时命:命运;时运。 明主:贤明的君主,这里指唐玄宗。 布衣:平民百姓。 【赏析】 此诗是作者初赴长安应进士试时所作。诗人年轻时才华过人
万顷波涵一碧秋,飘飘随处任轻舟。 踏歌听立忘机鹭,击楫惊飞熟梦鸥。 烟水淡图山点翠,云霞丽景日抛球。 帆收不尽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头
日落草木阴,舟徒泊江汜。 苍茫万象开,合沓闻风水。 洄沿值渔翁,䆗窱逢樵子。 云开天宇静,月明照万里。 早雁湖上飞,晨钟海边起。 独坐嗟远游,登岸望孤洲。 零落星欲尽,朣胧气渐收。 行藏空自秉,智识仍未周。 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 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
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 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 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 怀抱旷莫伸,相知阻胡越。 弱年好栖隐,炼药在岩窟。 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 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肃徒辞汝颖,怀古独悽然。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 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 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 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 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 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 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 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 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 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 溪壑争喷薄,江湖遰交通。 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 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 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 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 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