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跂
百花亭畔梅全发,五柳门前草不凋。 贾舶分风两头去,渡船双桨一人摇。 注释:百花亭旁的梅花已经完全开放了,而五柳门前的草地却没有凋谢。从九江出发的船只分成两路分别驶向两个方向,而渡船上只有一个人划着双桨。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跂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九江城外的景色和江上的情景。诗人通过“百花亭畔梅全发”和“五柳门前草不凋”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梅花盛开,草木葱郁,充满了生机
以下是对《哭马甥三绝句》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1. 只恐身由泪结成: - 注释:担心自己的命运就像泪水凝结成冰一样。 - 赏析:《哭马甥三绝句》中的首句,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无力感。他可能担心自己的一生将被悲伤所笼罩,如同眼泪凝结成冰般冷酷无情。 2. 一朝澌解了余生: - 注释:一旦泪水消融(消散),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诗词名:《哭马甥三绝句》 汝柩归坟,妇归大归。 凄凉一室,到人稀。恩深知有遗魂在,闲步庭莎倚落晖。 注释: 汝柩(汝:你的;柩:古代指灵柩)归坟:你的尸体被安置在坟墓里。 妇大归:妻子也返回家中。 凄凉一室:家中一片凄凉景象。 到人稀:人也稀少。 恩深知有遗魂在:深知,知道。遗魂,指死者的灵魂。 闲步庭莎倚落晖:悠闲地走在庭院中的莎草上,靠在落日的余晖下。 赏析:
绝句六首 烟帷瑟怨九秋虫,霞锦书浓万里鸿。 未得振衣千仞上,直须埋照一杯中。 注释: 烟帷:指帘幕。瑟怨:指瑟曲中的哀怨之声。九秋:指秋季的秋天。霞锦:形容书卷色彩斑斓。书浓:指书信内容丰富多彩。振衣:指抖落衣服上的灰尘,意喻摆脱尘世烦恼。直须:应当。埋:比喻将诗歌藏于心中。照:指烛光。杯中:酒杯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看到的景象,以及他在这些景象中所感受到的情感
“水禽踏浪飞还走,涧草衔花腊已春”。 诗句描绘了九江城外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水禽在海浪中自由翱翔,仿佛在欢快地游戏;涧边的草地则被冬去春来的消息唤醒,嫩绿的芽尖上还挂着点点残花。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也是诗人对春天到来的美好期待和感受
【解析】 此诗作于唐乾宁元年(894),诗人任右补阙期间,因与宰相王凝计议不合而遭贬。首联写开平城收复旧地后,高帝所经营的江山必定成为人间胜景;颔联指出:如果朝廷肯轻易地将此地割让出去,那么当初创业定会容易得多。颈联抒发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认为只有恢复国力才是根本之策;末联表明诗人对朝廷割地政策的不满和失望情绪。“飞取”即夺取,指开平城被收复。 【答案】 译文:收复开平后,江山必成人间胜境
绝句六首 门延宿鹭藤蹊细,园报高秋栗罅粗。 无酒少留醒去客,有箱多贮借来书。 注释: ①绝句:一种四句的诗体。六言(四个字)一句,每句五个字为一联,共两联,共八句。 ②宿鹭:停歇的白鹤。 ③藤蹊:指蔓草长满的小径。 ④栗罅:指栗子开裂的地方。 ⑤无酒:没有酒。 ⑥少留:稍微停留一下。 ⑦醒:酒醉之后恢复清醒。 ⑧借来:别人借来的书籍。 赏析:
注释: 若敖,春秋时期楚国贵族。殷浩(271—356年),字渊源,晋朝官员。 馁(něi):失望、沮丧。 深:深厚。 哉(zāi):叹词,表示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以哀婉的笔调抒发了妻子去世后的悲痛心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一句“若敖今日魂真馁”中的“若敖”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这里用他来比喻自己的丈夫。“今日”指的是现在的情况,而“魂真馁”则是形容自己内心的极度失落和痛苦
绝句六首 花朵正怜多𩉾鞢,柳梢偏爱小差池。 陶潜狭室夸容膝,庾信低窗诉碍眉。 注释 - 花朵:指花,多用于形容美丽或娇嫩的事物。𩉾鞢: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花朵繁多的样子。 - 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淡泊名利、归隐田园而著称。狭室:狭小的空间,这里比喻生活环境艰苦。 - 庾信: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悲凉。低窗:指窗户较低,视野受限。 赏析
【注释】 常思:常常思念。 开唇:开口说话。 半世:半生,这里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 营途:奔走仕途。 跛鳖:跛脚的鳖,喻指不能远行的人。 问年:问年岁,即问年龄。 蜗牛:爬行缓慢的动物。 【赏析】 此诗为杜甫在夔州时期(763—765)所作。诗人因遭贬谪而心情抑郁,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愁绪。全诗以“思”字贯串始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己命运的感伤。前两句写朋友离去后的怀念之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