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讷
这首诗是杜甫对霍元方的挽歌,表达了他对霍元方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浮生六十四年春”,诗人感叹自己与霍元方相识已有六十四个春秋,感慨时光荏苒,人事已非。 第二句“酒圣诗豪到处闻”,诗人以酒圣、诗豪自诩,意在表达自己与霍元方一样,都是才华横溢的人,他的名声早已传遍四方。 第三句“千里腾骧空冀北”,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霍元方的远大前程,冀州之地辽阔无垠,如同他的人生之路
弱冠登临赋远游 壮年谈笑揖公侯 水边花竹黄茅舍,天上文章白玉楼。 三载书帷留董子,一朝布被盖黔娄。 嗟君去后淇河上,更为谁乘雪夜舟。 注释: 1.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成人,因此弱冠是二十岁的代称。 2. 赋:此处指游览、游历或抒发感慨。 3. 壮年:指中年时期,通常指四十岁至五十岁之间。 4. 谈笑:形容谈话时轻松愉快,没有拘束的样子。 5. 董子:指的是董仲舒
重过故人霍元方故居以作诗寄嗣子怡伯、怡仲 重新经过东崖处士的住所,门前还有旧友的车马。 九泉之下风雨飘摇,三生梦境如烟如霞。一壑深山烟霞万卷书。 华表何时再见到仙鹤,淇水之滨今日独看鱼游。 知道你并不减我的遨游之心,万里骑鲸欲入太虚天。 注释: 1. 重:再次 2. 东崖:指东边的高坡,此处指诗人自己的住所 3. 九原:指九泉之下,死者所葬之地 4. 三生:三生梦,比喻前世今生 5. 一壑
【注释】: 1. 浚县知县项如英筑野遣人远馈酒殽仍寄诗相问随用韵以答其盛意为后日之会一笑其二:这首诗写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当时,诗人正在浚县担任知县。 2. 天姥精英产一贤:天姥山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浙江。精英,优秀人才。产一贤,出产一个贤能之士。 3. 来从筑野事承宣:来自天姥山的贤能之士来到朝廷任职,承担重任,为朝廷效力。 4. 臣心东注朝宗水
【诗句释义】 天台高士项斯贤,诏牧黎阳治化宣。 事业远符殷傅说,文章曾赋汉甘泉。 双罂酒美劳人送,一纸诗新染翰传。 自愧非韩亦非孟,不知君许作忘年。 【译文】 天台的高士项斯贤明,被朝廷任命牧守黎阳,治理百姓教化。他的事业与殷朝的傅说相似,他的文采曾赞美汉朝的甘泉宫。他送来双瓶的美酒,让人劳作的人送去。他寄来的诗新写就,染着翰墨传递。我自愧不如韩愈,也不如孟郊
浚县知县项如英筑野遣人远馈酒殽仍寄诗相问随用韵以答其盛意为后日之会一笑其三 治平天子久招贤,卓鲁循良陋董宣。 奕世英姿温若玉,挥毫吟思涌如泉。 琴堂政暇留宾话,泮水功成勒石传。 祥凤景星争快睹,识君从记甲寅年。 注释:治理天下的天子一直在招揽贤才,像卓鲁一样遵守规矩,像董宣一样刚直不阿。他继承了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就像温润如玉一般。在挥笔作文时,他的思绪如同泉水般汹涌澎湃
【注】霍元方,诗人友人,曾为医。此诗是诗人在友人故居所作。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故居的题画。首联以“旧茅亭”起兴,点出故居之景。颔联承首联写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颈联写友人之子嗣子怡伯、怡仲,他们继承父业,学业上有所成就。尾联以程门立雪、处士星沉等典故来勉励友人之子。全诗情真意切,寓意深刻
【题解】 此诗为题画诗。首句以夏圭、马麟比张文质,谓其有才艺而遭时弃,末二句则称誉吴兴唐子华。次四句写夏圭、马麟的绘画艺术。“无声”,指画中景物不声张。“风烟”,指画中有山川云雾之景。第三联写夏圭、马麟去已远,今之画家众多,但都难以与他们相比。第四、五两句写唐子华的画,说他的画如生绡,虽不足尺幅,却能表现平远、高深的意境。六至八句写自己的观画感受。“武夷山”是名胜之地,这里以喻指唐子华的画作之美
诗句 元方见和复次韵以寄之 - 注释:这是诗人与友人元方的书信交流,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元方的深厚情谊以及通过诗歌传递友情的愿望。 诗名遗在鉴湖甘棠上,高隐流芳合中舍。 - 注释:诗名(名字)留在鉴湖甘棠树上,高尚的隐居生活使名声传遍整个庭院。 - 赏析:这里的“诗名遗在”可能指的是诗人留下的诗词作品,而“甘棠”则是指树木,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作品
注释: 1. 鹤声九皋闻野,翠弓有矢不虚舍。先生抱负两相似,莫笑狂歌为君写。 2. 医俗绕亭多种竹,干戈十年少存者。故基神护尚遗竹,兔葵燕麦相萦惹。 3. 先生今日重构亭,移花养竹归来也。俊游清赏尽佳辰,何有天聋并地哑。 4. 鸥鹭群,农桑社。淇水渡上东崖下。阶前笋箨添数竿,阑外柳丝生一把。 5. 凤笺粉褪笔锋粘,燕巢泥落琴弦打。醒梦茶香煮石乳,养生汤好倾般若。 6. 雪三尺,霜万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