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登临赋远游,壮年谈笑揖公侯。
水边花竹黄茅舍,天上文章白玉楼。
三载书帷留董子,一朝布被盖黔娄。
嗟君去后淇河上,更为谁乘雪夜舟。
弱冠登临赋远游
壮年谈笑揖公侯
水边花竹黄茅舍,天上文章白玉楼。
三载书帷留董子,一朝布被盖黔娄。
嗟君去后淇河上,更为谁乘雪夜舟。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成人,因此弱冠是二十岁的代称。
- 赋:此处指游览、游历或抒发感慨。
- 壮年:指中年时期,通常指四十岁至五十岁之间。
- 谈笑:形容谈话时轻松愉快,没有拘束的样子。
- 董子:指的是董仲舒,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者,因其学识渊博而闻名。
- 布被:粗布缝制的被子,象征贫穷或简朴的生活。
- 嗟:感叹词,表示惋惜或感叹。
- 乘:乘坐。
- 雪夜舟:在雪夜中乘舟,形容旅途艰辛或寂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霍元方处士的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展现了他的才华与遭遇。诗中的“弱冠登临赋远游”和“壮年谈笑揖公侯”反映了霍元方处士年轻时意气风发、志向高远,而在中年时期则能自如地与权贵交流、结交。然而,诗人通过对比“水边花竹黄茅舍”与“天上文章白玉楼”,表达了对霍元方处士生活贫苦的同情和对其才华被埋没的惋惜。最后四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霍元方处士离去后的孤寂和不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对友人的牵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霍元方处士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