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
【解析】 此诗是诗人拜访友人而不得的抒情之作,表达了诗人的失落与惆怅之情。“闲寻芳草到门迟”,写诗人来到沈逸人家门时发现主人已出门,只好失望而归。“云水无心本不期”,用云、水无心出没自然,比喻自己无意与人相遇,表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之情。“枕畔残书犹自在”,以书为伴,表明了诗人虽未遇到知音,但仍有读书的雅兴和情趣。“主人出户未多时”,既写出了诗人在门外徘徊的时间之长,又表现出诗人对沈逸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离筵别棹暮江滨”一句,点出离别的地点和时间。“离筵”,指饯别的宴席。“别棹”,即船桨,泛指舟船、船只。“暮江滨”,傍晚时分的江边。“红树青山映白莼”,写景,描绘送别的自然背景。诗人将眼前所见景物与友人所乘之舟联系起来,写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图景。“红树”、“青山”都是借代,分别指岸边的杨柳树和青葱的山峦。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环境,为送别作铺垫。 “一过江南风景异,两行衰柳送行人”
蒹葭霜冷雁初还,归梦如云只恋山。 注释:蒹葭(jiān jiā)是水边的一种植物,秋天叶子变黄后飘落下来,可以编织成草鞋;霜冷是形容秋日的寒冷,雁初还指北归的大雁刚刚回来。归梦如云指的是思念之情如云雾一般,只恋山表示只留恋着高山。 一夜潺湲西涧雨,夜来秋气满人间。 注释:潺湲(chán yuán)是水声,这里形容雨的声音;西涧雨指西边小溪上的雨声;夜来秋气满人间是指夜晚的空气中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注释:宫人们斜靠在墙角,没有香气却怨谁,化为黄土露出娇艳的花朵。 开花时或许能受到君王的怜惜,胜过深宫之中从未见过阳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宫人斜的凄美景象,表达了宫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比“开时”和“未见时”的两种境遇,诗人表达了对宫人的同情和关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她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西湖子夜歌八首其二 湖水无信,郎来难期三桥当路半,正好与郎期。湖水原无信,郎来那有时。 注释: 1. 三桥:指的是杭州西湖边有名的三座桥梁,即断桥、锦带桥和宝石山桥,它们连接着湖的南北两岸。 2. 郎:此处指情郎或爱人。 3. 期:约定的时间或日子。 4. 湖水:泛指西湖的水。 5. 信:可靠,有凭据。 6. 时:时机,机会,偶然的机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及人的情感的诗歌
湖上渡头人眼众,船开不敢要。 惯知侬泊处,不过西泠桥。 注释:渡口的人很多,因为大家都想避开这艘船而不敢靠近。我熟悉我的船停泊的地方,那就是西冷桥。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西湖夜游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心情。诗人通过对渡口、船、西泠桥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登钓龙台 秋色高台,庙冷樵牧儿试深井 秋色延高台,台荒庙亦冷。 [1] 两三樵牧儿,投石试深井。 [2] 吴兆,明徽州府休宁人,字非熊。初喜为传奇曲。万历中游南京,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讥嘲马湘兰。己而悔之,致力于诗,与曹学佺等结社,游武夷、匡庐、九华诸山,辑《金陵社集诗》。后出游广东,客死新会。 注释: - 秋色高台:秋天的景色映照在高高的台上。 - 台荒庙亦冷:高台已经荒废
【注释】 折柳:指送别时折柳相赠。 采莲:泛指在水边采摘莲蓬。 不相及:来不及。 意绪:情思。 【赏析】 《西湖子夜歌》是唐代诗人张祜所写的一组诗,共八首。此诗为第二,写的是外湖和里湖的风光。 第一句“外湖歌折柳”,写在湖的外围唱着送别的歌曲,而人们却不知是谁要离开。 第二句“里湖歌采莲”,写在湖的里侧唱着采摘莲叶的歌曲,但不知道要采摘什么。 三、四句写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人们却无法及时赶去听歌
【注释】 过曹能始家:到曹能始家去。曹能始:名不详,作者好友。 非我频相过:不是我经常来拜访你。我:指诗人自己。 知君日日闲:知道你每天都很悠闲。 家贫能爱客:家里贫穷却乐于接待客人。 官冷好游山:在官场上没有多少权力,喜欢到处游览山水。官冷:指做官清苦,无权无势。 待月时同出:等着月亮出来的时候一起出去。 看梅昨共还:昨天晚上一起赏梅。 斜阳照深巷,又见竹门关:傍晚时分,斜阳洒进深深的巷子
注释 新着杏红衫:刚穿上新做的杏红色的衣裳。 试骑赭白马:试着骑着一匹赭色的马。赭色,指黑中带有红色或褐色。 马骄堤路窄:马儿骄横,堤岸狭窄。骄,通“骄”,傲慢;窄,狭隘。 急为扶侬下:赶快把我扶下来。为,替;扶,扶持;侬,我。 赏析 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这首诗写诗人在月色下骑马赏玩西湖美景的情景。首句写诗人新做一身杏红色的衣裳。次句说他骑着一匹骏马上西湖游玩。第三句说,马儿十分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