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频相过,知君日日闲。
家贫能爱客,官冷好游山。
待月时同出,看梅昨共还。
斜阳照深巷,又见竹门关。
【注释】
过曹能始家:到曹能始家去。曹能始:名不详,作者好友。
非我频相过:不是我经常来拜访你。我:指诗人自己。
知君日日闲:知道你每天都很悠闲。
家贫能爱客:家里贫穷却乐于接待客人。
官冷好游山:在官场上没有多少权力,喜欢到处游览山水。官冷:指做官清苦,无权无势。
待月时同出:等着月亮出来的时候一起出去。
看梅昨共还:昨天晚上一起赏梅。
斜阳照深巷,又见竹门关:傍晚时分,斜阳洒进深深的巷子,看见竹门紧闭。
【译文】
不是我经常来找您,知道您每天都十分悠闲。
您的家里虽然贫穷,但乐于接待客人。
在官场上没有什么权力,喜欢到处游览山水。
等到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去欣赏美景。
昨天和您一起赏梅,看到竹门紧闭。
夕阳洒进深深的巷子,看见竹门紧闭。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写与朋友曹能始的交往情景。诗中既表达了对曹能始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非我频相过,知君日日闲。”这两句诗是第一句的补充说明。诗人不是经常来拜访曹能始,而是偶尔才来一次,这是因为他深知曹能始每天都是那么悠闲自在。这既是对曹能始性格的描写,也是对当时官场生活的一种讽刺。官场上的人们往往被繁琐的事务所困扰,无法真正地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而曹能始却能够做到日日闲适,这无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不能像曹能始一样拥有这样的悠闲。
“家贫能爱客,官冷好游山。”这两句诗是对曹能始性格的进一步描述。尽管家里贫穷,但曹能始仍然乐于接待来访的客人,这说明他具有很高的品格和修养。在官场上无权无势,他却喜欢到处游览山水,这更是令人敬佩。诗人通过这两联诗表达了对曹能始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官场生活的黑暗和腐败。
“待月时同出,看梅昨共还。”这两句诗描绘了曹能始与诗人一起赏月、赏梅的场景。这种亲密无间的友谊让诗人倍感珍惜,也更加坚定了他对曹能始的赞赏之情。
“斜阳照深巷,又见竹门关。”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曹能始人品的高度评价。诗人看到斜阳洒进深深的巷子里,又看到了紧闭的竹门,这不禁让人想起曹能始那闲适的生活和高尚的品德。这种形象的画面让人更加敬佩曹能始的人格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曹能始的生活和品行进行描绘,展现了他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流露,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特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