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日下清晖,林深一径微。
萧然瓢室静,可息道人机。
汲井鸟冲出,开篱蝶绕飞。
复过邻寺去,留兴月明归。
【注释】
竹:竹林。清晖:阳光,这里指竹影婆娑。林深:树林深处。萧然:空寂、寂静。瓢室:和尚的住所,形似葫芦,用木杆支撑,下面有圆洞可以坐卧。静:安静。汲井:从井中打水。鸟:鸟儿。篱:围墙。蝶绕飞:蝴蝶飞舞。邻寺:附近的寺庙。留兴:留下兴致,即赏月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览林中寺院时所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度良辰的愉快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首联“竹日下清晖,林深一径微。”写初入林中所见之景。竹子在日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清幽的景象,林深之处有一条小道蜿蜒曲折。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竹林和林中小道的特征,为后文的进一步描述奠定了基础。
颔联“萧然瓢室静,可息道人机。”继续描写竹林中的景色。这里的“瓢室”指的是和尚居住的地方,用葫芦制成的屋形结构,下面有圆形的洞口供人进出。而“萧然瓢室静”,则形容和尚居住的环境非常宁静,没有任何杂音和打扰。最后一句“可息道人机”,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道人能够很好地修行,不受外界干扰。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竹林和小道的宁静之美。
颈联“汲井鸟冲出,开篱蝶绕飞。”转而描写了竹林中鸟儿和蝴蝶的动态。鸟儿从井中汲水,自由自在地飞翔;蝴蝶在篱笆旁边飞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之中。
尾联“复过邻寺去,留兴月明归。”最后回到了诗人自己所在的寺院。他再次经过附近寺庙的时候,感受到了月光下的宁静和美丽,于是决定在这里赏月直到夜深再回去。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游历经历的回顾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树林和小道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鸟儿和蝴蝶的生动描写,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