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畅
注释: 薄暮时分,我独自在浈江边上。江上微风轻拂着晚帆。 沙鸥轻轻飘荡在水面上,英石屹立在山岩之间。海阔天空月亮先到,山高天半太阳才落下。 面对江水没有任何事情,只是静静的洗刷着征衣。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薄暮时分独自一人站在江边的景色。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薄暮”、“微风”、“夕帆”、“沙鸥”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环境之中。特别是诗人对“沙鸥”的描写
郊游 雨过草萋萋,荒郊兴共携。 斗鸡宜落日,戏马自长堤。 舞榭香风簇,歌台紫雾迷。 百钱行自乐,一醉任如泥。 注释与赏析: 1. 雨过草萋萋 - 描述了雨后的情景,草儿被雨水打湿变得郁郁葱葱。 2. 荒郊兴共携 - 表示在荒凉的地方一起出游,带着共同的兴趣和目的。 3. 斗鸡宜落日 - 形容斗鸡游戏适合在夕阳时分进行,寓意着活动充满了活力和挑战。 4. 戏马自长堤 -
十年长作客,此夕思无穷。 飘泊云山外,萧条旅食中。 江寒芦带雪,日落荇牵风。 愧尔烟波叟,长歌卷钓筒。 注释: - 十年长作客:形容自己长期在外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 - 此夕思无穷:表示今晚思绪万千,难以平息。 - 飘泊云山外:描述自己漂泊不定,无依无靠,如同在云山之外。 - 萧条旅食中:形容自己生活艰辛,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 江寒芦带雪:描绘了江边寒冷的景象,江上的芦苇被雪花覆盖。 -
【解析】 题干要求对“端溪访古上人”作逐句释义,注意关键词的把握。 【答案】 步入招提境——招提:梵语僧院的译音。指佛寺。 浑疑是化城——化城:佛经中指佛居住的地方,比喻佛所教化之地。 雨花飘梵色——雨花:佛教谓天女散花。梵色:佛教之色彩。 落叶度秋声——落叶:佛经中指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秋声:指秋天的声音。 石涧千丝细——石涧:指山涧。千丝:形容细小如丝。 云门一派清——云门:佛经中指云中的门户
诗的逐句释义: 萧萧逐马尘,客路酒相亲。 注释: - 萧萧: 形容尘土飞扬的样子。 - 逐马尘: 随着马的奔跑而扬起的灰尘。 - 客路酒: 指旅途中与客人共饮的酒。 - 相亲: 表示亲近、友好的关系。 鸿鹄非无志,鹪鹩笑此身。 注释: - 鸿鹄: 一种大鸟,通常用来比喻有远大的抱负或理想。 - 非无志: 并非没有志向。 - 鹪鹩: 一种小鸟类,常用于比喻细小或不重要的事物。 - 笑此身:
庐山 见说匡君宅,芙蓉万仞山。 霞光遥可掇,竹影杳难攀。 插碧千峰秀,流丹九曲环。 相将横羽翮,来往水云间。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见说匡君宅,芙蓉万仞山。” - 注释:据说是隐居的匡庐,就像一座巨大的宫殿坐落在芙蓉般壮丽的山峦之上。 - 赏析:这句诗以“见说”“芙蓉”为起兴,通过描绘匡庐的雄伟壮丽,为下文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霞光遥可掇,竹影杳难攀。” - 注释:远远望去
泛泛宫亭上,停桡日正昏。 江天同一色,烟月细重论。 渔火湖边艇,人家竹里村。 春来云水阔,阳鸟任孤鶱。 译文: 在宫亭岛上泛舟,船在江面上缓缓行进。太阳已经偏西,天色昏暗。江面和天空连成一片,只有淡淡的烟雾和皎洁的月光映照其中。湖边的渔船上闪烁着灯光,远处竹林中隐约可见村庄。春天来了,云雾缭绕,水波浩渺,大雁在空中自由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画卷
解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翩翩一羽容:描述华道人轻盈的外表或风度。 - "翩翩":形容行动轻盈、优美的样子。 - "一羽容":用来形容华道人的仪态或气质,像羽毛一样飘逸。 2. 高枕足烟霞:意指华道人可以安享自然的美景。 - "高枕":意味着舒适地坐着,无忧无虑。 - "足烟霞":享受着如烟雾和彩霞般的自然美景。 3. 沆瀣山中酒:描述华道人喜欢在山中品饮美酒。 - "沆瀣"
《何人开竹院,有客洗梨妆。傍柳通幽径,寻溪度石梁。落花春已半,啼鸟日初长。徙倚东风外,高情讵可量。》 注释: 何人开竹院,有客洗梨妆。——何人,谁?竹院,竹林中的小屋。客人(有客)正在洗涤化妆用的梨子。 傍柳通幽径,寻溪度石梁。——傍,挨着。通,通过。幽径,隐密的小径。石梁,用石头做的桥梁。 落花春已半,啼鸟日初长。——落花,飘落的花瓣。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啼鸟,鸣叫的鸟儿。太阳刚升起
【注释】清明后三日偕陈尧伯、冼衍孔卢少虚南浦泛舟遇雨:清明过后的第三天,作者与陈尧伯、冼衍、孔卢、卢少虚一同在南浦泛舟,突然下起了大雨。 春流南浦绿,泛棹晚风前。对酒争传曲,狂歌独扣舷。山云来骤雨,岸火起新烟。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绝句。诗人与友人同游南浦,时值清明后三日,天气晴朗,春风吹拂,绿水悠悠,泛舟于南浦江上,心情舒畅,兴致勃勃。然而好景不长,傍晚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