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濂
诗句原文如下: 襄川斜绕石城流, 郢上嶙峋白雪楼。 郎船若过聊停棹, 为问当年卢莫愁。 注释解释如下: - 襄川斜绕石城流:襄河从石城边蜿蜒流淌。 - 郢上嶙峋白雪楼:郢(今湖北省荆州市)上有一座雪白的高楼,其形状如岩石嶙峋。 - 郎船若过聊停棹:如果郎君的船经过此处,不妨停下船只稍作停留。 - 为问当年卢莫愁:询问当年因忧愁而自称为“卢莫”的人。 赏析:
注释: 襄河两岸生长着石楠花,红色的花朵和青翠的枝条映照着客人的船。 春天温暖的风轻轻吹过,让船上的人停歇吧,这些野花的美丽足以让人忘却回家的念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襄河景色。首句“襄河两岸石楠花”,直接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襄河两岸的景色,石楠花红艳如火,映衬着春天的阳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第二句“绛萼青梢照客槎”,绛萼即红色的花萼,青色的枝条,形容的是石楠花的颜色和形态
良乡道中 沙雁冲车起,洲莺隔岸闻。 暮看霞气近,疑是汉宫云。 注释:良乡道中:在良乡的道中行走。沙雁:指黄河上的大雁。冲车起:大雁冲过车轮。洲莺:水边的黄莺。隔岸闻:隔着岸上听见。霞气:晚霞。汉宫:指汉朝的皇宫。云:云雾,比喻晚霞。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良乡道中所见的景象。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大雁飞过车轮,黄莺在水边啼叫。这两句话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在行进中的所见所闻
以下是对“襄河棹歌 其六”的逐句翻译: 1. 双双鸂鶒斗晴川,对对鸳鸯戏白莲。:形容两只鸂鶒在晴朗的河流中嬉戏,成对的鸳鸯在清澈的莲花上相互依偎。 2. 如何郎去侬无偶,恼杀春风夜不眠。:表达了对伴侣离去的无奈和孤独,以及夜晚被春风吹动时无法入睡的痛苦。 3.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通过询问襄王曾经的云雨之欢如今何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4.
注释:竹筏连着竹筏下行至三巴,郎君已经到三巴了却思念家乡。庭前桃树是郎君亲手种植的,但郎君无心去欣赏花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竹縆连筏下三巴”,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竹筏在江水中前行,三巴之地逐渐展开在视野之中。次句“郎到三巴早念家”,则揭示了这种思念的根源——离家远行。第三句“庭前桃树郎亲种”,进一步描绘了家中的景象,桃花盛开,春色满园
沙湖 其二 湖上人家风俗清,蒲衣芰袜可怜生。 采莲惯识溪边路,晒网频惊树上莺。 【注释】 1. 沙湖:位于今湖北省黄州东南约30里的地方,亦称螺师店。 2. 风俗清:指当地的民风淳朴,风气清明。 3. 蒲衣芰袜:用蒲草编织的衣物和用菱角壳做的袜子,是当地特有的生活用品。 4. 溪边路:指流经村落的小溪旁的路。 5. 晒网:将捕鱼所得的水产品晾晒。 6. 树上莺:指树上鸣叫的黄莺
【注释】: 1. 茅埠歌:古代民歌名。 2. 其二:第二首。 3. 江上逢秋:在江边遇到秋天。 4. 秋可怜:秋天让人感到可怜,这里指秋风萧瑟。 5. 西风暮起:西风吹来,黄昏时分。 6. 浪连天:海浪与天空连成一片。 7. 枫叶如吟:像吟诗一样。 8. 采莲曲:采莲时唱的歌。 9. 荷花偏影:荷花的倒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小诗,通过描绘江上秋景
《茅埠歌 其一》 天上三江接六溪,碧纹不动月轮低。 水仙吸露蘋花畔,鲛女寻珠竹树西。 注释: 1. 天上三江:指西湖的东面、南面、北面三条主要河道,即钱塘江、曹娥江和京杭大运河。 2. 碧纹不动:形容水面波纹不兴,显得非常平静。 3. 月轮低:月亮低垂,意味着夜晚即将降临。 4. 水仙吸露:水中的水仙花吸取着湖水的精华。 5. 蘋花畔:岸边生长的野花。 6. 鲛女寻珠
【注释】襄河:指襄阳附近的汉江。石滩沙岸古,指的是襄阳附近的石滩和沙岸。郎在襄河岁月多,指的是男子在襄河边度过了许多的岁月。今早郎书荆北到,指的是早上丈夫的信从荆州传来。昨宵妾梦汉江过,指的是昨晚我梦见自己渡过了汉江。 赏析: 《襄河棹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为《长干行四首》组诗之五,写一位女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而自然,充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情厚意
沙湖 其一 沙湖问俗暂停槎,只见平湖不见沙。 谁道湖村风俗好,如花少女卖鱼虾。 注释:在沙湖问俗,暂时停下来休息,只看到平静的湖水,却看不到沙洲。谁说湖边的村庄风俗很好,像鲜花一样漂亮的少女在卖鱼虾?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沙湖风景和风俗的诗歌。诗人在沙湖停留期间,观察到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他看到了平湖、芦苇等自然景观,也感受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然而,他也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