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濂
雁门用韵 杳杳黄云古城,翩翩骢马孤征。 碛塞风雕不下,关河雪雁争鸣。 何处寒营鼓角,谁家暖阁箫笙。 回首难消旅恨,斜阳无限边情。 译文: 在黄云弥漫的古城中,一匹孤行的骢(骢马)马儿正奔腾。 风沙漫天,无法停歇;关河之上,雪雁争鸣。 何处有战地鼓角声?谁家有暖炉中箫笙声? 回望远方,难以消解旅途之愁,夕阳映衬下,边境之情无限延伸。 赏析: 这首诗以雁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边疆将士征战沙场的画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春日游览田园时所作的杂兴。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下面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矮屋燕来燕去,小园花发花飞。 镜里朱颜渐改,山中紫蕨初肥。 石几时挥草笔,土墙夕挂荷衣。 客至莫停酒盏,醉来同卧渔矶。 注释: 1. 矮屋燕来燕去,小园花发花飞。 - “矮屋”指作者居住的低矮房屋。 - “燕来燕去”形容燕子频繁出入。 -
赏析李濂的《苦寒行》 长安列绣衢,青楼是倡家。 这句描绘了长安城繁华街道上,琳琅满目的绣制装饰以及豪华的青楼妓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重闺隐鸳鸯,暖幕霏烟霞。 通过“重闺”与“暖幕”,诗人形象地勾勒出闺房里温馨而舒适的氛围,如同鸳鸯一般亲密无间,而“霏烟霞”则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密霰岂能入,回飙无奈何。 诗人以自然的景象来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无法预料的暴风雪也无法将雪花吹落
诗句释义: 1. “白发春添几许”:描述随着春天的到来,自己的白发也增添了几分。 2. “碧云暮合万重”:描绘傍晚时天空中碧绿的云彩重叠成万层。 3. “柴门延客看弈”:邀请客人到自家的柴门下一起观看围棋对局。 4. “竹寺寻僧倚筇”:在竹林中的寺庙中寻找僧人,依靠着手杖(筇)。 5. “天汉桥边片月”:在天汉桥边的月光下。 6. “禹王台上疏钟”:在禹王台上听到的疏钟声。 7. “行处漫留短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沔阳太守时,北上汉水途中写的一首感怀之作。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赴任途中所见的景色。首句点题。次句写山环城流碧水,水绕城流碧山。三、四句写诗人到任后,因地僻少迎送,诉讼简,多平易,故心情舒畅。五、六句写自己到任后建学轩,虚窗俯云洲。七、八句写自己的友人如双鹤,飞鸣意相求,使人心旷神怡。九至十三句写诗人在任上勤政爱民,政绩斐然,为官清廉,生活安逸自得。十四句写诗人夜晚独寝
柳梢青 · 修武道中 烂漫春游,人生行乐,山水夷犹。昨夜河阳,今朝修武,明日怀州。 译文: 春天的景色迷人,我们去游玩赏景,享受人生的乐趣。山水之间走走停停,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昨天我们住在河阳,今天我们来到了修武,明天我们将前往怀州。 注释: 1. 烂漫春游 - 形容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 2. 人生行乐 - 指在人生中追求快乐和享受生活。 3. 山水夷犹 - 指在山水间走走停停,欣赏美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779年—831年2月18日),字微之,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大中六年,考中茂才异等科。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后因宦官专权,被贬为同州刺史。会昌六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体”。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呻吟变讴颂
战城南 这首诗是《战城南》的全诗。这是一首描绘战争残酷的长篇叙事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死难者的同情和对士兵的关切之情。 译文: 战乱发生在城南,城南到处都是白骨。胡风四起,黄沙弥漫。只听到众鬼哭泣,不知何处人已亡。有的母亲倚在家门,有的妻子在家捣衣。遇到行人就问消息,却始终不见你回来。每年寒食节,家家都悲痛哀啼。有时梦见你的面孔,却找不到你的尸首。战乱发生在城南,哀伤又哀伤。乌鸦傍晚在空中徘徊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此日偏惊白发新,当筵楚舞酒行频。 - “此日”指的是今天。 - “白发新”指的是自己的头发变白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 “楚舞”可能是指楚国的传统舞蹈,这里指宴会上的歌舞表演。 - “酒行频”意思是酒喝得频繁。这反映了诗人在宴会上的快乐和畅饮。 2. 碧山有伴还成社,银汉无梁莫问津。 - “碧山有伴”暗示着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我本来是山海间的一员,自幼就亲自在嵩山、少室山之间耕种。八岁学习篆刻,十岁就能写《急就章》了。 小时候不懂事,想要升入钟鼓楼上的学堂。但最终没有成功,看到池塘边心里很伤感。 十五岁时我就羡慕神仙的生活,翘首企盼着登上仙岛。那时我常常伏在丹炉上修炼龙虎之术,并把金书上的符文传授给朋友们。 我幻想自己能修炼九转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