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濂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此日偏惊白发新,当筵楚舞酒行频。 - “此日”指的是今天。 - “白发新”指的是自己的头发变白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 “楚舞”可能是指楚国的传统舞蹈,这里指宴会上的歌舞表演。 - “酒行频”意思是酒喝得频繁。这反映了诗人在宴会上的快乐和畅饮。 2. 碧山有伴还成社,银汉无梁莫问津。 - “碧山有伴”暗示着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登台有感 赏析李濂七言绝句 1. 原文 台边草色苑边云,载酒来游白日曛。 富贵可怜成一梦,疏花冷雨信陵坟。 2. 译文 站在高台上,我看着周围的景象: 周围的草地上,天空中的云彩飘荡; 我带着美酒来到这里,享受阳光和微风。 但这一切的富贵和荣耀,都像一场梦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远处的信陵君坟前,细雨纷纷,花朵凋落。 3. 注释 (1)台边:指高耸入云的台观之旁,地势较高之处。 (2)载酒
注释: 1. 浮名除宦籍,初服返田家。 注释:摆脱了官场的名利,回到田园生活。 2. 腊酒犹浮瓮,春风自放花。 注释:腊酒还在瓮中飘香,春风已经吹开了花朵。 3. 抱孙探雀留客剪椿芽。 注释:抱着孙子,去捉麻雀留客人欣赏,还忙着剪椿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乡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般的宁静和和谐。诗人通过描绘农家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己酉游春 清晨出郭恣幽赏,水寺烟村无市尘。 也知不饮是恶客,独喜能闲为达人。 信陵台畔已融雪,屠儿墓前还早春。 东风吹面且须醉,坐送斜阳沉远津。 注释: 己酉:即元和十年(815年)春季。己酉: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代以干支记年,己丑年正月十五曰“巳”日、卯曰“亥”。 郭:外城。 信陵台:春秋楚顷襄王所建。在今河南淮滨县东南,相传为楚相春申君黄歇筑。 屠儿:屠家子弟。 渡船
壬辰元夕 往事如烟,月下花前梦难续 1. 髫时元夕《理情赋》,回首风尘三十春。——回忆青春岁月,历经风雨三十年 2. 往事只余床上稿,浮生无那梦中身。——过去已成陈迹,唯有梦境中尚可寻觅旧日情怀 3. 狂来倚瓮青醅尽,老去观灯白发新。——酒醉后感慨时光流逝,年华不再 4. 走马过桥君莫笑,百年谁是太平人。——虽历尽世间沧桑,仍希望天下太平 5. 壬辰元夕,李濂以诗纪之。上阕咏去年之事
注释: 宁武关:古关名,在今山西偏关县西北。 边城无日不风沙,白草黄云万里赊:边城没有哪一日不刮风带沙的,白草、黄云,绵延万里。赊(shē)指遥远,辽阔。 夜夜城头听觱篥(bì lì),吹残陇水又梅花:夜晚夜晚都在城头听到觱篥声,这声音一直传到陇水的源头,又吹落了梅花。 译文: 边城没有哪一天不刮风带沙,白草黄云,绵延万里。 夜里夜外都在城头听到觱篥声,这声音一直传到陇水的源头,又吹落了梅花。
诗云: 汉江游女花艳奇,靓妆连袂江之湄。 译文: 在汉江边,有位美丽的女子,她穿着华丽的衣服,与情人相约在大堤上相见。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 赏析: 李白的《大堤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大堤为背景,通过描绘汉江畔的美丽女子与远行的情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展现了唐代盛世背景下男女之间纯真而热烈的爱情
这首诗是苏轼在夏日闲居时所作,共三首。每首诗都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闲适的生活片段,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第一首的诗意:自己动手制作荷衣,模仿农夫浇灌菜地的样子,厌倦了车马喧嚣的尘世,向往幽静的隐居生活。 译文:亲手制作荷衣,学习农夫的劳作,厌倦了车马喧闹,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寻求一份宁静。 注释:荷衣(荷叶做成的衣服):一种用荷叶等材料制成的衣物,可以防虫防晒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绯袍金绶紫微臣 - 描述官员的华丽服饰和高官身份。 2. 郡国如何借寇频 - 表示在地方治理中遇到频繁的盗寇侵扰。 3. 停鹢北堂还彩服 - 停驻船只,换上华丽的礼服回到北堂。 4. 画熊南国又朱轮 - 描绘在南方国家(可能指桂林)再次得到高官厚禄。 5. 晴逾梧岭随征雁 - 晴朗天气超过梧岭,就像大雁跟随队伍迁徙。 6. 秋渡潇湘忆故人 - 秋天渡过潇水湘江
塞门冬夜,这是一首描绘冬日塞门夜晚景象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1. 寒山雪压万峰低,落日山城驻马蹄。 注释:寒冷的山峦上,积雪覆盖了所有的山峰,显得异常的低矮。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我骑着马停在这座山城的城墙之上。 2. 袪冷未逢春瓮熟,欲眠无那夜乌啼。 注释:想要驱除寒意却未能等到春天来临时瓮中酒酿熟透,想要入睡却又听到乌鸦在夜间叫个不停。 3. 人来汴水无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