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屋燕来燕去,小园花发花飞。
镜里朱颜渐改,山中紫蕨初肥。
石几时挥草笔,土墙夕挂荷衣。
客至莫停酒盏,醉来同卧渔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春日游览田园时所作的杂兴。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下面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矮屋燕来燕去,小园花发花飞。

镜里朱颜渐改,山中紫蕨初肥。

石几时挥草笔,土墙夕挂荷衣。

客至莫停酒盏,醉来同卧渔矶。

注释:

  1. 矮屋燕来燕去,小园花发花飞。
  • “矮屋”指作者居住的低矮房屋。
  • “燕来燕去”形容燕子频繁出入。
  • “小园”指的是作者的小花园。
  • “花发花飞”形容花儿盛开后凋零的景象。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燕子在矮屋和花园间的穿梭,以及花儿盛开后迅速凋谢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的感悟,以及对春天美景的珍视和留恋。
  1. 镜里朱颜渐改,山中紫蕨初肥。
  • “镜里朱颜”指镜子反射出的脸庞,暗示着岁月的痕迹。
  • “朱颜”通常用来形容年轻、红润的面庞,这里用来比喻青春易逝。
  • “山中紫蕨初肥”中的“紫蕨”是一种生长在山中的植物,此处借指山中的自然环境。而“初肥”则是指这种植物刚刚成熟,丰满茁壮的样子。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年轻人的朱颜易改和自然界的生命力旺盛,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1. 石几时挥草笔,土墙夕挂荷衣。
  • “石几”指的是摆放在石头上的小桌子。
  • “挥草笔”形容作者在石头桌上挥毫泼墨的情景。
  • “土墙”指的是墙壁由泥土构成,常见于乡村民居。
  • “夕挂荷衣”中的“荷衣”是指荷叶制成的衣物,这里借指傍晚时分的景色。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展现了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1. 客至莫停酒盏,醉来同卧渔矶。
  • “客至”指客人来访。
  • “莫停酒盏”意味着在客人来访时要尽量保持饮酒的兴致。
  • “醉来同卧渔矶”中的“渔矶”是指渔民们常设的小码头或石墩,用以捕鱼休息。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主人热情好客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欢迎和款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共同度过欢乐时光的愉悦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