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宗
注释: - 亲庭拜舞彩衣裳,祖庙留连碧玉觞。 这句诗描绘了学士赴京前在祖庙中的情景,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留恋之情。 - 六月火云连海岱,一篙潦水下舟航。 这句诗描述了学士赴京时夏日的景象,火云连绵,海水茫茫。 - 蓬莱宫殿烟霞远,翰苑文章日月长。 这句诗赞美了翰林院(翰苑)的美景和文化,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霄汉飞腾属髦士,即看簪笔侍君王。 这句诗祝愿学士能够飞黄腾达,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诗句注释 1 雪天携手凤凰台:在雪天中手牵手站在凤凰台上。凤凰台,可能是指某个有凤凰形象的建筑或地标。 2. 喜见乡闾不乏才:高兴看到家乡没有缺乏才能和学识的人。 3. 灯火十年勤蠹简:在漫长的十年里,灯下勤奋地研读了蠹简(一种古代的书籍),形容刻苦学习。 4. 道途千里试龙媒:在漫长的旅途中,以龙为车马的使者,比喻不畏长途跋涉。 5. 青襟早际风云出:年轻的人很早就能接触到高远的志趣
解析与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南郊大祀后,举行庆成吉礼,御筵开宴的盛大场景。诗句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和历史背景,以下是逐句的详细解释及其含义: 1. 圣主南郊大祀回(圣主南郊大祀回) - 圣主: 指国家或朝代的君主。 - 南郊大祀: 古代帝王到郊外进行祭天、祭地等大型祭祀活动,以示对天的尊敬和祈求丰年。 - 回: 归来之意,这里指回到皇宫。 2. 庆成吉礼御筵开(庆成吉礼御筵开) -
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皇帝的早朝仪式,从清晨开始,五门大开,文武官员分班接驾登上御座,皇帝穿着华丽的衣服,严阵以待。整个场景庄严而神圣,令人恍惚间仿佛来到了仙境。香烟袅袅上升,御气回荡在高高的宫殿之上。大臣们齐声高呼万岁,九重天春色如紫霞,皇帝举杯畅饮。 注释 1. 晓钟初动五门开:指早晨的钟声响起,五门大开迎接文武百官。 2. 文武分班接上台:文武官员分别排队登上御座。 3. 盛睹衣冠严禁卫
大明宫早朝 漏尽金门锁钥开,衣冠云集拥三台。 冰霜令肃森仪卫,雨露恩深沐草莱。 剑佩迎班花底去,香烟满袖日边回。 儒生也作观光客,愿捧君王万寿杯。 诗句释义: 1. “漏尽金门锁钥开”:指时间已经到得很晚,皇宫中的门被打开迎接黎明的到来。这里的“金锁”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重要门户,而“钥”则是用来开启这些门户的工具。 2. “衣冠云集拥三台”:形容官员们穿着整齐的官服,聚集在一起
奉天殿早朝 步入丹墀左列行,影开宫扇衮衣黄。 天颜咫尺瞻龙凤,兵卫三千肃虎狼。 贝阙日升青琐外,金鳌云近碧霄傍。 此身暂息烟霞想,万里分符雨露芳。 注释: 1. 步入丹墀左列行:走进皇帝的殿堂,在左侧排队站立。 2. 影开宫扇衮衣黄:影子映照在打开的宫扇上,穿着黄色的衣服。 3. 天颜咫尺瞻龙凤:皇帝的面庞近在咫尺,瞻仰着龙凤般的容貌。 4. 兵卫三千肃虎狼:有三千名士兵和守卫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春夜开筵宴钜公:“春夜”指的是春天的夜晚,“开筵宴”指宴会开始。“钜公”在这里可能是指地位高或权势大的人,因为“巨”字在这里有“大”的意思,而“公”通常用来指称官员或贵族。整句意味着在春天的夜晚,一位地位显赫的人物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2. 英英豪气吐霓虹:“英英”形容人英俊,“豪气”表示气势磅礴、不羁豪放。“吐霓虹”中的“霓虹”通常用来形容彩虹
奉使安南国闻角 海水盈盈漏转筹,霜风吹角到谯楼。 梦残明月三更晓,心逐闲云万里秋。 海路漫漫,夜深时,月儿如钩,霜风呼啸,吹得角声阵阵,回荡在谯楼之中。梦已残,明月已落,但心中仍留有未消的思绪,随着飘忽不定的云彩,飘向遥远的天涯。 玉帛几回宾上国,诗书半世客南州。 玉帛(古代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多次作为外交使者的随行物品,被送到了异国他乡;而诗人自己则是半生漂泊,辗转于南州的山水之间,以诗书为伴
【注释】 1. 赋得罗汉洞送陈宗进归会稽:题名。陈宗进,作者的朋友。会稽,今浙江绍兴,相传有罗汉洞。 2. 古洞:指罗汉洞。根石:山岩上的石脉。 3. 嵌空:指岩石中天然形成的空间。隐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势高峻。崔嵬,高峻的样子。 4. 异人:仙人。 5. 缅邈(miǎn mào):遥远、久远。 6. 青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长有青纹的低矮草本植物。 7. 枯木:指罗汉洞中的枯枝老树
【注释】 壶山:即匡山,在今江西南昌市南。松山:指庐山。何盘盘(hán pán pán):多么高峻啊。松:种在山上的松树。彼美松下人:那美得如画的山林里的人。悠然共云卧:悠闲地与白云同卧。天风清响交,夜月凉阴堕:天空中清风吹拂,月光皎洁,洒落在山林之中。兴来援素琴,扫石松间坐:兴致来了,就拿起琴,坐在石松之间弹琴。一弹舞鹤翔,再鼓流泉和:一弹琴声使飞鹤翩翩起舞,再鼓琴声,泉水也随着起波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