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宗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南北京华一道通,圣皇幸寓大明宫。 - 注释: “南京”通常指代南京(古为南京的别称),而“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繁华、繁荣之意;“道通”意味着道路畅通无阻。整句诗描述了皇帝从南到北,经过各地,最终抵达京城(大明宫)。 - 译文: 皇帝经过南方各地,最终到达京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昌盛。 2. 虎贲外卫威如虎,龙仗前驱队若龙。 - 注释: “虎贲”原指勇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首先,理解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表达技巧。最后,理解语言风格。 第一句“山碧水悠悠”,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碧”字写出了水的清澈和深绿,“悠悠”写出水流的舒缓和悠长。 第二句“垂杨荫小舟”,描写了垂杨树在水面上形成的倒影,小舟在杨柳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 第三句“钓竿长在手”,诗人手持长竿,垂钓于水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题长春堂》。 1. 诗句释义: - 仙客何年搆草堂:仙客(仙人),何年(何时)构筑草堂(指建造一座小屋)。 - 岿然灵谷隐熙阳:巍然矗立的灵谷山中隐藏着阳光普照之地。 - 种桃洞口烟霞迥:在洞口种植桃花时,烟雾缭绕,景色壮丽如画。 - 卖药壶中日月长:以药物为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形容生活的艰辛与坚持。 - 气应木神符运泰:气息与木神相呼应,象征运势顺畅。 -
寄郭子虚 第一句:君王龙节耀江湖,从事多才冠楚都。 - 君王龙节耀江湖: 这里的“龙节”象征着尊贵和权威,意味着君王的威望如龙一般,在江湖上独树一帜。 - 从事多才冠楚都: “从事”指辅佐君王的人或官职,“多才”表示具备多种才能,“冠楚都”则意味着在楚国所有官员中才能最为出众。 第二句:宗庙衣冠唐典礼,祠堂文物汉规模。 - 宗庙衣冠唐典礼: 描述了国家祭祀祖先和举行礼仪的场景
诗句解释与赏析 政肃乌台显令名,冰壶秋水一轮清。 - 政肃乌台显令名: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这里指代监察御史。政肃意味着政治清明,乌台显令名指的是御史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冰壶秋水一轮清:冰壶比喻清澈透明的官署,秋水则暗示时间如水般流逝,一轮清表示清廉公正。 绣衣到处群黎化,骢马过时万物荣。 - 绣衣到处群黎化:绣衣是古代官吏的衣服,这里指执法官员。群黎泛指百姓。化表示教化
【诗句释义】 1. 两汉相传道德尊:指的是东汉末年的道士张陵,他在两汉时期以道德著称。 2. 羽衣凫舄至今存: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所穿的羽毛衣和鱼的鞋子。 3. 人间宰相无官府:指的是世俗中的官员没有官府。 4. 天上神仙有子孙:指的是神仙可以有后代。 5. 几度乘鸾来帝阙:指的是几次乘坐仙鹤来到皇宫。 6. 一朝骑鹤上仙阍:指的是一次骑着仙鹤登上仙境的大门。 7. 归来龙剑依然在
注释:在树林的山麓建造房屋,在岩石的矶上修支桥。 微雨过后,青山被云雾缭绕,一片白云飘飞。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静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第一句"结屋依林麓",诗人选择在山林中居住,体现了他与自然亲近的愿望;第二句"支桥就石矶",诗人在岩石上修建桥梁,展示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欣赏;第三句"青山微雨过,一片白云飞",描述了雨过天晴后青山的美丽景色
注释:你经过三岛外,被赐给五云中。只要保有琅玕节,就能乘阊阖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诗人用“三岛”和“五云”象征皇帝,用“琅玕”象征自己的品格,用“阊阖风”象征皇上的恩宠。全诗以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宠的感激之情
【注释】: 1. 秋风江上锦帆开,荆国人瞻帝子来。 - 秋风:季节的气候。江上:指长江上。锦帆:用丝绸做的船帆,形容船上装饰华美。 - 荆国人:指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的居民。帝子:皇帝的儿子,这里指湘王。 - 瞻:观察、观看。来:来到。 2. 鸿雁九霄分雨露,鱼龙七泽避风雷。 - 鸿雁:比喻远方的使者或客人。九霄:天空的最高处,也用来比喻高远的地方。 - 分雨露:比喻分享恩惠。 - 鱼龙
蜀王殿下谒中都 未从西蜀按封疆,先谒中都祀太皇。 龙虎风雷藏队阵,凤鸾星日著文章。 万年淮土园陵重,千里岷山道路长。 恩宠自天随福履,早闻凭轼咏濠梁。 逐句释义: 1. 蜀王殿下谒中都:这是在描述蜀王(可能指的是唐朝时期的地方统治者)前往京师(长安)进行朝拜的情景。 2. 未从西蜀按封疆,先谒中都祀太皇:这里表达了蜀王虽然还未到西边的蜀地去巡视边疆,但已经先去了中都(洛阳),在那里祭祀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