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柱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题目为《将乐壬午元旦午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恋阙嵩呼使礼成,五云偏向蓟门明。 - “恋阙”指怀念朝廷(即皇帝),“嵩呼”是指古代臣子朝拜时高声呼喊的场景。这里用“嵩呼”形容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对皇帝的眷恋。“礼成”意味着礼节完成,表达了一种庄重的气氛。“五云”指的是天上的云彩,常用来象征祥瑞之物。“蓟门”指的是今天的北京蓟县,历史上曾是边防重镇
秋日卢方伯六合楼宴集 仙人自爱楼居,缥缈雕甍依太虚 1. 仙居之趣与楼阁之美 - 仙人偏爱楼居,描绘仙人对楼居的偏爱,展现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 - 楼阁之高耸入云,形象描绘楼阁高耸入云的景象,彰显其宏伟壮丽。 2. 柳影摇曳与书卷飘香 - 千丝柳条随风舞动,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邺侯之书如海如山,比喻邺侯之书如同大海一般浩瀚,象征着知识的丰富和深邃。 3.
【注释】 绮陌:华丽的街巷。 河桥月色净如银:指月光照在银河桥上,洁白无瑕。 香风:香气。遗钿:落下来的玉饰物。 翠人:指穿着绿色的裙子的女子。 赏析: 《五夜词》描写了作者的夜晚所见到的景色。首句“微雪初销绮陌尘”,描绘了一幅雪后初霁,绮丽的街道被轻纱似的细雪覆盖,显得更加洁净的景象;第二句“河桥月色净如银”,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皎洁、晶莹的清冷气氛,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
被郊芳草正萋萋,斗酒双柑到处携。 【注释】: 花朝,指春季农历二月初二的节日,旧俗有“花朝月夕”之习,此句点明节令。郊,郊外。芳草萋萋,草木茂盛。 二曲乱嘶红叱拨,九衢争唱白铜鍉。 【注释】: 二曲:即《菩萨蛮》《菩萨卷》。 乱嘶:杂乱地鸣叫。叱拨:即羯鼓,是古代击乐器。 九衢:指京城的大街小巷。争唱:争相歌唱。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诗人韩偓游宴时所见到的景象。首句写郊野春草茂盛
【注释】1.张绪:东晋著名诗人,字季重,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2.风流:指才情横溢。3.白堕:地名,在今山东乐陵县西南。4.黄封:古代帝王用玉玺封印所赐之物,这里指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春酒之美。上片写酒之美,下片写酒之香。首句“花朝曲”点明题旨,次句“攀折柔条酒尽倾”,描写了春日饮酒的情趣,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景;三、四句“风流张绪少年情”和“饶他白堕春醪绿
诗句原文: 底事长安慰索居,莲花池里醉屠苏。 龙门此日登元礼,狗监何时荐子虚。 江上久知成隐鹄,尊前谁叹食无鱼。 五陵结客风流远,应是多回长者车。 译文: 为何总是用安慰的话语让我远离故乡?在莲花池中我沉醉于美酒佳肴。 今天在龙门你被选为状元,明天你何时能推荐我? 在江上我已经习惯了隐居生活,你在座前谁能感叹食物的缺乏? 我们的友情如同五陵的侠客一样,长久而远扬。 注释: - 底事长安慰索居
【注释】 ①飞将:指西汉霍去病。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元朔六年,匈奴入雁门,杀代太守营敢易剑王,略十万人。唯当户长死,得生八千人。”后以“飞将”为称颂勇将的典故。②马邑:在今山西朔县东北。桑干:在今山西宁武西南。 ③金微:在今阿尔泰山南,属唐北庭都护府。鸊鹈:水名。④羊开府:指汉代赵充国,他曾任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太守,羌虏寇边,他率军屯田,自请出击,大获全胜。⑤银鹘:即银箭
王台道中 路转三华雪正残,春回旭日照林峦。 刀耕叠巘悬飞溜,水碓孤村据要滩。 天外七台千丈峭,人间万网一时宽。 皇华满目催行色,时向延津把剑看。 注释: 1. 路转三华:指经过三条华美的大道。三华,这里指代道路。 2. 春回旭日:春天到来,旭日照在林峦上。 3. 刀耕叠巘悬飞溜:用刀耕作的农民在山上耕种,悬崖上的瀑布如飞流直下。 4. 水碓孤村据要滩:水碓(diū),古代石臼,用于舂米。孤村
【注释】 春祭时,都城的人都聚精会神地等待着听朝钟。 争相看的是皇帝乘舆从九重天门出来。 云彩簇拥着翠绿的华盖,时而呈五色,这时人们才知皇帝是真龙天子。 【赏析】 此诗写皇帝在春祭时出外祭祀的情景。全诗四句,前两句为起兴之词,后两句为正意之词。“都人倾耳”是说都城的人们侧耳倾听;“争看乘舆出九重”是说人们都争先恐后、争相观看皇帝的出宫。这两句诗用一“等”字,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皇帝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长安春兴》。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首句“十年通藉侍神尧”描绘了诗人在神龙年间(705-707年)十年间担任官职的经历。他侍奉神武帝李旦,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与恩宠。这里的“通藉”指的是通达的官职,而“侍神尧”则表示他在皇帝身边尽职尽责。 次句“汉署怀香几赐貂”则展现了诗人得到赏赐的荣耀。他曾经在汉代任职,并被赐予珍贵的貂皮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