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训
秋夕怀陈四 雨后山色易黄昏,入望无边是海云。 一院落花才别我,半林新月未逢君。 浅深萤影愁中见,断续虫声夜后闻。 遥忆空江寥寂甚,陶然应狎白鸥群。 注释: 1. 秋夕:秋天的晚上。 2. 雨馀:雨后。 3. 黄昏:天黑了。 4. 海云:天空中的云彩,像大海一样广阔。 5. 一院落花:院子里面的花朵凋零。 6. 才:刚刚。 7. 半林新月:林中的新月。 8. 萤影:萤火虫的光。 9. 断续
解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海门人坐夜三更,万里潮来月又生。 - 海门:指海边的门户,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泛指海岸。 - 夜三更:晚上的第三个时辰,即子时。 - 万里潮来月又生:描述潮水涌来,月亮重新升起的景象。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海浪在月光下涌动,而月亮也再次升起,给人一种壮丽和神秘的感觉。 2. 历乱江山还共照,微茫天地渐分明。 - 历乱:形容事物复杂
白云漠漠覆层峦,独上荒陵掩泪看。 注释:天空中白云茫茫覆盖着层层山峰,独自登上荒凉的墓地掩面流泪。 兴陵 译文: 白云茫茫地覆盖着层层山峦,我独自登上荒冷的陵墓,掩面哭泣。 抔土未干人盗去,寝园无主火烧残。 注释:坟墓里的土还没干,就有人偷偷挖走,陵园里没有主人,被火烧得一片狼藉。 回肠暗应猿声断,落日愁添垄色寒。 注释:听着猿声悲切,我的思绪也随之断裂;落日余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所给的注释,从字词运用、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思想感情等方面赏析诗句。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澹”的意思是淡;“薇蕨”是薇和蕨菜,这里泛指蔬菜,野菜;“道书”是指道家经典;“絺衣”是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送一公还山 注释: 1. 师今何处去:师,对老师的尊称。今,现在。何处,在哪里。 2. 相送出林间:相送,互相送别。出,走出。林间,树林之间。 3. 一路随芳草:随,跟着。芳草,香草。 4. 寻钟归旧山:寻,寻找。钟,寺庙里的钟。旧山,故乡的山。 5. 猿声深涧冷,云影上方闲:猿声,指深山中的猿猴叫声。深涧,深深的山涧。冷,安静。云影,云雾的影子。上方,山上。闲,悠闲。 6. 后夜如相忆
雨馀山色易黄昏,入望无穷是海云。 一院落花才别我,半林新月未逢君。 浅深萤影愁中见,断续虫声夜后闻。 遥忆空江寥寂甚,陶然应狎白鸥群
白云漠漠覆层峦,独上荒陵掩泪看。 抔土未干人盗去,寝园无主火烧残。 回肠暗应猿声断,落日愁添垄色寒。 惆怅西郊寒食节,春风谁与荐芳兰
师今何处去,相送出林间。 一路随芳草,寻钟归旧山。 猿声深涧冷,云影上方闲。 后夜如相忆,松门且莫关。
荒山风味澹,颇惬野人居。 素食荐薇蕨,高眠枕道书。 絺衣轻夏末,绛叶随晴初。 久已辞车躅,门前草懒锄。
明代诗人易训,字宣人,新会人。他与陈恭尹等人重结南园诗社,并因此受到陈恭尹的高度重视。 易训是明朝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易训的作品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与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