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俊
蜀山高高天际齐,蜀江清清浣妾衣。 蜀中竹枝情意深,蜀歌蜀舞韵悠扬。 蜀地山川美如画,蜀人生活多娇媚。 蜀中故事传千古,蜀水蜀风永流传。 注释: - 诗中的“蜀”是指四川。 - “竹枝”是一种古代楚地的民歌形式,常在节日或庆典时表演。 - “蜀山”和“蜀江”指代四川特有的地理与文化特色。 - “浣妾衣”描绘了一位女子洗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关心。 -
诗句解析与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竹枝舞的场景,以及人们在音乐和舞蹈中表达对岳飞的敬仰之情。 1. “新月眉儿新样妆” - 关键词解释:“新月眉儿”指的是眉毛的形状像新月,而“新样妆”则是指新颖的化妆方式。 - 赏析:这句诗可能描述了舞者的妆容与新月般的眉毛相得益彰,增添了一种柔和而神秘的气息。 2. “西冷桥畔踏春阳” - 关键词解释:“西冷桥畔”指的是杭州西湖边的西泠桥一带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即1154年。西湖:在杭州城西,为北宋时杭州城之湖。曲院:即西湖上之苏堤。扁舟:小舟。并头鹭:即白鹭。怜香:喜爱荷花的清香。 【赏析】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共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全诗写荷花、鸳鸯与白鹭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作者对这种和谐关系的欣赏之情。 “曲院荷花香气清”。荷花盛开于荷塘之中,清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此句写荷花之美
【诗词解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 红楼过去又青楼。 夜夜春光不耐秋。 宝镫新装紫骝马,明朝相约大堤头。 【注释】 ①竹枝词: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民歌体诗,多用五、七言句,多写情爱生活,形式与《诗经》的《国风·周南·关雎》相近,但更富于民间生活气息。“竹枝”是这种诗歌的代称。②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陆游时年50岁,他当时在杭州任通判。③青楼:妓院的别称。④宝镫(dēng)
【注释】: 卐字栏干曲曲房——卐字(万字形)为竹枝歌的装饰。 寻花无胜去寻香——没有比花香更迷人的了,所以没有比花更值得寻找。 少年惯向驰马埒——年轻时喜欢驰骋在马场上的跑道上。 何如夜入温柔乡——哪里比得上夜晚进入一个充满爱的温馨场所更好呢? 【赏析】: 《竹枝》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多以七言四句为一阕。此诗前两句“卐字栏干曲曲房。寻花无胜去寻香。”写歌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注释】 湖水:指秦淮河水。柳花:柳絮。 三山:南京城西南的地名,在今南京鼓楼区。 莫愁:汉成帝时人姓苏,排行第四,人们就呼她为“莫愁”。后因以“莫愁”为女子的美称。《世说新语》卷五:“莫愁在北邙,顾视井中,如大蝇翼。”李商隐《无题》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句意即:如今谁比我更忧愁呢?(我)独抱茵于数乱鸦。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作者个人愁情的长篇歌行体七言古诗。全诗用比兴手法
《竹枝词·西湖竹枝》 【注释】: 度得昆腔合凤箫:指唱昆曲时,用笛子配合凤箫。度,歌唱;昆腔,昆山腔,即昆曲的别称;合,配合;凤箫,一种古代乐器。 香喉啭处逐风飘:形容歌声婉转悠扬,如同随风飘散。 只愁地僻无人听:担心这个地方偏僻荒凉,没有听众。 移向苏堤第一桥:意思是把歌声带到苏堤上的第一桥去。苏堤,位于杭州西湖,是一条长堤。 【赏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西湖美景图,通过歌者的声音和动作
【注释】 惜春容:珍惜春天的容颜。 朴园:书房名。 读书堂:书房名。 翡翠琉璃:比喻珍贵的书籍。 卷黄:指书卷发黄。 昧旦鸡鸣:天刚亮的时候。 警诫:警惕。 赋新章:写诗作文。 琴声瑟韵:指琴瑟之音。 篇章:诗文的篇目,这里指诗词文章。 不羡光华殿陛扬:不羡慕那些在朝廷中显赫一时、享受荣华富贵的人。 相对闲吟能永日:相互吟咏、欣赏,可以度过漫长的岁月。 绮阁:华丽宫殿。 贮鸾凰:收藏鸾鸟和凤凰
【注释】: 壬午:宋神宗熙宁七年。 章台:汉长安城中街名,故址在今西安市西,为古都长安的繁华地段。 妾家:指柳氏之宅第。 杨花:柳絮。 儿家夫婿:年轻貌美的妻子的丈夫。 耽:喜爱。 佳句:好的句子。 惯:习惯于。 御柳斜:御柳,柳条下垂,随风飘摇的样子,形容杨柳枝条柔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的七言绝句,以景托情,借物寓人,通过描写春风中柳枝婀娜、婀娜多姿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眷爱之情。
【注释】: 1. 竹枝:一种古歌,多是民间情歌,曲调抒情。 2. 秦淮:南京市秦淮河的旧称。 3. 轻衫簇簇:轻薄的衣裳,簇簇,形容衣服多而密。 4. 桃叶渡头连水平:指桃叶渡头和秦淮河一样高平,好像连成一线了。 5. 轻衫簇簇踏堤行:形容女子穿着轻衣在堤上行走。 6. 侬家心事流不去:你的心事像流水一样停不下来。 7. 呜咽秦筝指上鸣:意思是说,你弹奏秦琴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呜咽地响着。秦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