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俊
迎春乐 题邵于王生照(壬午) 追思当日陈同甫。 自题作、文中虎。 争如邵子风流伍。 宛一点、明珠吐。 身伴著、琴书无数。 还更有、金尊玉尘。 试看名场飙起,震动麒麟鼓。 注释:在追思陈同甫(陈亮的字)的时候,自己题词为《文中虎》。为什么不如邵子风流?宛一点明珠吐露。我陪伴着许多琴书。还有金杯玉酒。试着看看名场中,风云涌动,像麒麟的鼓声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怀念故友陈亮的
千秋岁引 为毛驰黄伯母孙太君八十寿(壬午) 汧渭家声,冰霜妇节。宝树芳兰代携挈。升平几朝春过眼,沧桑数点烟交睫。 道心闲,香阁静,仙厨洁。萼绿双成霞彩列。玉醴金浆绮筵设。况值梅花更清绝。 当年未忘钗燕挂,兹辰又报宜春帖。谢家元,庞氏媪,同欢悦。 注释: 1. 汧渭家声:指的是汧渭地区的家族名声,可能是指作者的家族。 2. 冰霜妇节:形容妻子像冰霜一样坚韧,有如冰霜般的贞洁和刚直。 3.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2年)。执升:即孙执升,字季长。胡殿陈:即胡铨,字圣同,号东山。 【赏析】 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时作者为礼部员外郎,因上疏论劾张浚被贬谪。 起三句言笔砚供染翰之用。翠碧色如翡翠的琉璃可以染翰,即用以磨墨。杨柳蒹葭遥隔岸,以远眺之眼目,写其望中之景。 “三年博得数行书”以下二句,言其读书之多与精。“来几案”,指书桌,“纵横看”,形容翻阅书卷之态
注释: 1. 手把芸编清昼长:拿着芸草编成的书,在晴朗的下午读书。芸编,指芸草编成的草书,也指书籍。 2. 湘纹帘子水波凉:湘纹帘子的帘子,水波荡漾,让人感到清凉。湘纹,指一种花纹,也指帘子的颜色。 3. 荷叶嫩:荷叶嫩绿,生机勃勃。 4. 岕茶香:岕茶香气四溢。岕茶是一种绿茶,产于中国浙江省的安吉县,因其产地在安吉县而得名。 5. 忽听莺声忆故乡:忽然听到黄莺的声音,想起故乡。莺声,即黄莺啼声
让我们逐一分析这首诗: 一剪梅·赠曹秋岳先生备兵山右(壬午) - 注释:这是一首词,作者是辛弃疾,表达了对曹秋岳的敬仰之情。 三晋云山似画图。情重西湖。梦绕京都。春风细柳景堪娱。虎豹喑呜。莺燕歌呼。 - 注释:此句描绘了山西的云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情感深厚,思念着西湖和京城。春天的风轻轻吹过,细长的柳枝摇曳生姿,景色宜人,让人心生愉悦。虎豹虽然沉默,但鸟儿的歌声依然欢快。 千里金城大雅扶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和颂人的诗。前六句写李育的文采飞扬,后六句写李育的风采。首两句“豪气凌云堪必”,用夸张手法,形容李育的文才横溢,气概豪迈,足以盖过群雄。三、四句“耳生风、鼻端火出”比喻李育的文章写得生动传神,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五、六句“更看挥动霜毫,夸获隽、双雕如一”则赞美了李育文章的才华,他的文章像两只雕一样飞动,如同双雕一般。 后六句则写李育的人品。“归来昼锦谁能匹”,意思是说
竹枝 其四 西湖竹枝(壬午) 南屏一带柳烟疏。家住西湖十载余。 爱向雷峰看夕照,画船撑过藕花居。 注释 1. 南屏:地名,位于杭州西湖的南面,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2. 柳烟:形容湖边柳树随风摇曳,飘散出的轻烟。 3. 家:居住,这里指诗人长期居住在西湖附近。 4. 雷峰:即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西岸,是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5. 夕照:夕阳的余晖
诗句: 1. 金陵往日同游处:描述了曾经与谁一起在金陵(今南京)游玩的地方。 2. 看遍曲中花:指游览金陵时所见的美景和花海。 3. 卷帘穿户,端相题品:描绘了通过窗户观察并欣赏景色的情景。 4. 第一沙家: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位置,可能是指金陵的一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5. 岁华屡换,江山如梦:表达了岁月变迁迅速,如同梦境一般。 6. 多少咨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叹息。 7. 板桥明月
竹枝词·湖上女儿歌 好风吹来动湖波, 西湖女儿举棹歌。 苏小镜奁尘不掩, 苏公花柳半消磨。 注释: - 好风:美好的风。 - 湖波:指西湖水面上的波浪。 - 湖上女子:在湖畔乘船的女子。 - 苏小:指西施的妹妹苏小妹。 - 镜奁:梳妆台。 - 消磨:凋谢、消逝。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西湖边上一位女子荡舟湖上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好风”、湖水
注释: 1. 醉太平:一种曲名,这里指代诗。 2. 为昆山徐坦斋先生寿(壬午):为徐坦斋先生庆祝生日,即壬午年生人。 3. 春花鹿车:春天的花和鹿车,形容春天的美景和生活的美好。 4. 春风板舆:春风拂面,板舆行驶,形容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的美好。 5. 家传中秘图书:家中流传着珍贵的书籍,表示家族的学问和历史。 6. 看名高石渠:名声很高,如同古代皇家的图书馆石渠阁一样。 7. 青霞绕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