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当日陈同甫。
自题作、文中虎。
争如邵子风流伍。
宛一点、明珠吐。
身伴著、琴书无数。
还更有、金尊玉尘。
试看名场飙起,震动麒麟鼓。
迎春乐 题邵于王生照(壬午)
追思当日陈同甫。
自题作、文中虎。
争如邵子风流伍。
宛一点、明珠吐。
身伴著、琴书无数。
还更有、金尊玉尘。
试看名场飙起,震动麒麟鼓。
注释:在追思陈同甫(陈亮的字)的时候,自己题词为《文中虎》。为什么不如邵子风流?宛一点明珠吐露。我陪伴着许多琴书。还有金杯玉酒。试着看看名场中,风云涌动,像麒麟的鼓声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怀念故友陈亮的。诗的上半部分写回忆当年与友人相聚的情形,下半部分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之情。首句“追思当日陈同甫”即点明诗人追思故人,而诗人为何如此追思呢?因为诗人曾与陈同甫有“共君万古扬清芬”之盟誓。所以此处用典,以表明诗人与故人的友谊之深。次句“自题作、文中虎”,则进一步写诗人因怀念陈同甫而写的这首词。“文”指文章,“中”指内心。“文中虎”是指文章里的老虎。这里暗含了诗人的才华横溢,能文善武之意。三、四句“争如邵子风流伍”,“宛一点、明珠吐。”则进一步写陈同甫的才情。其中,“邵子”指的是宋代邵雍,他以理学见长,被人们称为邵子。邵雍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理的,因此他提出“天有五方,地有五行,人有五官”的观点,并据此提出了“心为七情主”“性即是理”等命题。而“风流伍”则是指陈同甫的风度和才华。五、六句“身伴著、琴书无数。”“还更有、金尊玉尘”,则是说诗人与陈同甫经常在一起吟诗作文,琴棋书画无所不谈,而且还有美酒佳肴,生活十分优裕。最后两句“试看名场飙起,震动麒麟鼓”则是写诗人对陈同甫的评价以及自己的感慨。其中,“名场飙起”比喻人才出众的人出现,能够震动整个天下;“麒麟鼓”则是指陈同甫,因为在古代传说中,麒麟是一种吉祥的神物,能够辟除不祥之气。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故友陈同甫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