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行径,偏袒心何快。
滋味只些须,看万水千山自在。
丹青金碧,空旷任烟云,忘晏坐,漫经行,照面堪参拜。
钱郎圣月,一段琉璃债。
岂是学邯郸,做拾得、寒山相爱。
蒲团瓦钵,勘破旧衣巾,盆内影,指头禅,总把光华赛。

【解析】

“蓦山溪·题钱圣月天童步趋图(壬午)”是宋代诗人吴文英的词作。这首《蓦山溪》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赞天童步趋图来表达作者对佛家禅理的理解。上片先写自己与天童步趋图的关系和感受,下片则以天童步趋图来比喻自己的心灵,表现其心如止水,不为外境所动。全词语言典雅,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赏析】

《蓦山溪·题钱圣月天童步趋图(壬午)》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着重描绘了一幅佛家禅宗图画,即天童步趋图。从词的上片看,作者把佛家禅师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一袭僧衣,手执拐杖,脚踏石阶,步步登高,神态自若。作者抓住这一典型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禅师的从容不迫,超脱尘俗,洒脱旷达。作者又用“偏袒心何快”一句,进一步渲染出禅师那种悠然自适、超然世外的心境。

词的下片着重写作者与天童步趋图的关系和感受。作者首先说,天童步趋图“只些须”,然而却能“看万水千山自在”。作者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天童步趋图的神妙非凡。接着,作者又以画中人物来喻己:“岂是学邯郸,做拾得寒山相爱。”这两句词,既表达了自己与天童步趋图的亲密关系,也表达了自己对佛家禅宗的向往。在词人的心目中,天童步趋图是佛家禅宗的化身,而自己则是虔诚的佛教徒,愿意像禅师那样去参悟佛理。

最后四句词是说,自己像蒲团瓦钵一样破旧,像盆内的影一样微不足道,但是自己总想参悟佛法真谛。这四句词,既是对前文的小结,又是对下文的伏笔。

此词通过对天童步趋图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佛家禅宗的向往和对佛家禅理的理解和体悟。词人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将天童步趋图写得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同时,词人还善于运用典故,将佛家禅宗融入诗词之中,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