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奎
始上吴船 一身客秦陇,孑孑又南旋。 跋涉五千里,始上东吴船。 青山尽故旧,迎我船窗前。 挥手谢之去,不得相留连。 故林白头人,倚门已三年。 注释翻译: - 一身客秦陇:独自一人漂泊在陕西的秦岭地区。 - 孑孑又南旋:独自向南返回。 - 跋涉五千里:形容旅途非常遥远,走了很远的距离。 - 始上东吴船:终于登上了东吴的船只。 - 青山尽故旧:青山之中充满了旧日相识的人。 - 迎我船窗前
原上早春 咸阳原上春冥冥,南山北山相对青。 山如逆旅镇长在,百年过客无时停。 高低冈坂纵横道,今坟古墓知多少。 年年来往换新人,恰似春风原上草。 译文: 咸阳的原野上春天的迷雾弥漫, 南面的山和北面的山相对显得更加青青翠绿。 就像旅馆一样屹立不动,岁月流转不曾离去, 高低起伏的山丘,纵横交错的道路, 今天新坟,明天旧墓,不知道有多少? 每年都有新人来来往往,如同春风中摇曳的草地。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行至二十里,才抵达山家。颔联写别时饮酒未尽。颈联写野人竞相前来挽留,岩扉也显得格外清静。尾联写山家留宿未成,心中依然耿耿不能忘怀。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示例:出郭已廿里 ——“出郭”指离开城郊。“廿一”是古代用“十”、“干”、“万”等表示数的词语,这里用作虚数词。“廿里”即二十步,是古时计算距离的一种方法,相当于十里路(古人以十里为一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结构,赏析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解答此题,要通晓全诗,理解每句的含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答案】 译文:娄侯庙(在今江西南昌) 子布文武才,鼎峙非本志。子布是汉朝初期的一位名臣,因他善于治理国家而得名“子布”。他是一位具有高超的文治武功的大臣,但他认为治国应该以德政为主。 伯言社稷臣,早定西龛计。伯言是汉初开国功臣萧何。西龛是汉高祖刘邦为纪念其祖父太上皇而建的祠宇
【注】 1. 罗敷桥: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秦罗敷在陌头桑间与使君邂逅的故事,后泛指妓女。2. 双白鹭:指一对白色的水鸟。3. 双止:即“双飞”,两两成对。4. 凝思:“凝”通“凝想”。5. 弄影:指在水中的倒影。6. 清泠:清凉。7. 贞洁:这里指纯洁美好的德行。8. “尘网”句:指人世间污浊的环境。9. 立斯须:立片刻,片刻之间。10. 罗敷里:罗敷是秦时美女,此指美女居所。 【赏析】
江水一百里送别 古乐府中,江水滔滔,潮涌之际,情意绵绵。 【注释】江水:长江的水;百里:形容距离之远;千户殷仲实:指的是殷仲实的海道,海路;相送到吴城:表达送行者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与牵挂;采莲: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常见活动,此处借指在江边采摘莲叶;连叶:即莲叶相连,象征两人情感的紧密和不可分割;蒲帆阿那移:蒲草做的船帆随风移动,暗示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相思若流水:比喻思念之情如同流动不止的河水
【注释】: 朱节妇冢:指节妇的坟墓。 节妇:古代妇女守节,不嫁的尊称。 罹此家祸酷:遭遇到这样惨重的家难。 逼迫恶少手:被邪恶小人逼迫。 夫死身靡辱:丈夫死了,自己却遭受屈辱。 朝论:朝廷上的议论。 旌崇:表彰。 国史:国家的历史文献。 守臣:地方官员。 坠典:败坏的制度。 厉末俗:警戒风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全诗通过一个弱女子的不幸遭遇
李侍御墓 李公读论语,探道悟渊微。 政推守令最,名重谏诤司。 生平信跌宕,之死气不衰。 表树限樵牧,善政固在兹。 注释: 1. 读论语:指学习《论语》这部儒家经典。 2. 探道悟渊微:探索道理,领悟深奥的哲理。 3. 政推守令最:政绩卓著,堪为守令楷模。 4. 名重谏诤司:名声显赫,声誉高扬于谏诤部门。 5. 平生信跌荡:一生崇尚跌宕起伏,即变化无常。 6. 之死气不衰:即使在死亡面前也意志坚定
王御史墓 御史春秋学,脱略专门陋。 见诸行事间,大用亦未究。 气直沮权相,忧深旷储副。 复墓非为眩,所思在耆旧。 注释: 1. 御史春秋学:指御史的职责是春秋两季巡视,学习法律和礼仪。 2. 脱略专门陋:意为不拘泥于专门的知识,有广博之识。 3. 见诸行事间:在处理事务中显现出来。 4. 大用亦未究:表示虽然有大用,但也没有得到充分施展。 5. 气直沮权相:意气直率,敢于直言劝谏
忆江南三首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何人。 正忆高堂七十亲。 膝下舞筵围稚子,花前茶会洽比邻。 长奉笑颜春。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忆江南》系列中的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忆江南三首 其二” 注释:这是诗的题目,表明这是《忆江南》系列的第二首。 赏析: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对家人的深切怀念。 第二句:“江南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