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奎
【注释】 改之:指东汉光武帝刘秀。豪迈:意气风发,气概雄壮。生世:一生的际遇。落落:不得志的样子,形容失意、潦倒。抑郁:忧思郁结难解。宫书:指宫廷中的机密文件,这里指皇帝的诏书。“蹭蹬”是“困顿、不得志”的意思,勤王略:勤王的谋略。“信”字通“伸”,“有托”即有所依傍,有所寄托。新祠:指新建的祠堂。寒泉:清冷的泉水。九原:指墓地,也泛指坟墓。讵(jù):岂,哪。 【赏析】
忆江南三首 其三 江南忆,何事次当三。弟妹妻孥共笑谈。举酒凉秋持紫蟹,张灯春夜擘黄柑。宁不忆江南。 注释:江南的美好回忆,何时再次来到江南。兄弟姐妹妻子儿女一起欢笑畅谈。在凉爽的秋天里,举起酒杯品尝着美味的紫蟹;在春天温暖的夜晚,点燃灯笼享受着剥开黄柑的美味。怎能不想念这美丽的江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顾玉山金粟冢秋宴集》 艰时阻良觏,故人成远别。 始登金粟冢,仰见端正月。 旧游独徘徊,桂枝重攀折。 玉杯承夕露,翠竹落苍雪。 宾筵列才彦,末至惭独劣。 赋诗讵云工,庶以慰契阔。 注释: 艰难的时候,良朋难得相见,故人成为远方别离。 初次登上金粟冢,抬头看见端正的月亮。 独自在旧游之地徘徊,再次攀折桂枝。 用玉杯承接傍晚的露水,用翠竹落下的苍雪。 宾客们围坐在才艺横溢的文人雅士中
【注释】 1. 高邮:古地名,今安徽高邮县。 2. 先垄:指坟墓,也指墓地。 3. 薄宦:官位低微的官职。 4. 诸弟:指作者的弟弟们。 5. 今朝:明天,今天。 6. 拜扫:祭祀祖先,清扫祖坟,为死者送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途中所作的五言律诗。诗人以“远去”开篇,写出了自己离开家乡的心情;接着,又用“漫从”和“伤心”两个词语写出自己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以及与家人分离的痛苦
【解析】 “忆江南”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上片起句“忆江南,何处忆当先”,点题,总领全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是泛指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对江南美景的一种期待与想象。接下来三句具体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有酒有花重庆日,无风无雨太平年”,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好,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答案】 译文: 怀念江南啊,哪里是最先想到它
【注释】 侯叔庸:即李侯叔,唐末诗人。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与韩建、王建友善。诗以五律见长。其《过故居见迎春一株》一诗中,“迎春”是当时常见的花卉名,又名金英、黄莺花、小黄花等。 何人栽:是谁栽种? 欲开未开:好像正要开花的样子。 主人翁:指诗人自己。 催租无吏到:没有催收赋税的官吏来到门前。 上林:指汉代上林苑,这里借指京城长安。 【译文】 野草中的一株迎春花,是谁栽种的?它好像正要开花的样子
赋季子祠 让王开国江之左,尚父周王十三世。僭王一变变于夷,至德巍巍谁复继。 有美季子才且贤,历聘上国何翩翩。东游纵观太师乐,王风帝德皆能言。 周旋齐鲁说诸子,无愧古人相警意。衣酬献著交情,佩剑终县见高谊。 使车焞焞尚未还,鱼中之刀机已先。去之宁附子臧节,不忍父子兄弟戕其天。 世人躗言何足数,类云辞国兆亡土。不知自古皆有亡,曾有遗风振千古。 春秋大义昭日星,特笔表墓幽光明。故国遗祠神戾止
【注释】 东风:春风。咸阳:秦朝的首都,在今陕西西安附近。原上草:指路边的草地。平陵道:通往平陵的路。平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此处断人肠:此句用典,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中的意境。得似江南好:不如江南好,意即比不上江南的美景。 【译文】 东风拂面到咸阳,吹动路边的野草。 忽然出门去远游,迷了回家的小路。
不寐 中夜不成寐,起来看明月。 候虫吟一声,愁肠几回折。 愁肠折还续,宛转如环玦。 出户野踌躇,商飙倏已发。 商飙来何许,吹我头上发。 莫吹泪入河,添之作呜咽。 注释: 1. 中夜不成寐:指在半夜时分无法入睡。成寐是指能够入睡。 2. 候虫:即蟋蟀,常在夜间鸣叫,叫声悠扬。 3. 愁肠几回折:形容心中忧愁重重,难以平复。折,曲折,这里比喻忧愁像绳索一般缠绕着人的内心。 4. 宛转如环玦
【注解】 炎歊扑面火流云:炎热的天气,扑面的热浪如同燃烧的火焰。炎歊,指酷暑,热浪,火流,指炽烈的火焰。 道路争迎白练裙:在这条道路上,人们争相迎接穿着白色长裙的女子。争迎,争相欢迎;白练裙,白色的长裙;竞,互相竞争、争夺的意思。 借问先生何处去,睢城寺里打碑文:我忍不住问起先生到哪里去了,原来他来到睢州城内的寺庙里刻石立碑。先生,对别人的尊称;睢(suī)城,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