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树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前提下,结合选项进行具体分析。“吴越迢遥一望通”的意思是:吴越辽阔,一眼望去就连通了。“飞梁开道枕长虹”的意思是:飞桥横跨江上,如同彩虹卧在江边。“江城黯淡云低树”,意思是:江城景色显得暗淡无光,树木低垂。“泽国微茫水接空”,意思是:泽国一片迷茫,水面连着天空。“落日晴看归鸟外,去帆寒溯夕流中”,意思是
【注释】 白牡丹:指洛阳的牡丹。白牡丹:白色的牡丹花,在春天盛开时,颜色洁白,十分娇艳。洛阳春色画图中:洛阳春天的景象,被画家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幻出天然夺化工:像自然一样创造出美丽的景象。不泥繁花竞红紫:不迷恋于繁华的花丛,与红紫的花朵争艳。不泥繁花竞红紫:不追逐世俗的繁华,与红紫的花相争。一般清艳领东风:一般的清新艳丽引领着春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诗人通过对牡丹的赞美
【注释】 玉河:即汉时所引黄河,因河水色白如玉而称。 春水曲:春天的水波。曲,曲折,弯曲。 积石山: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金堤:指黄河两岸的防波长堤,用金子堆砌而成。 落虹:雨后出现的彩虹,虹是雨滴折射日光形成的。 千练:指细丝织成的纱罗,这里借指黄河水浪。 空:天空。 无端:无缘无故。 乱涌:汹涌澎湃。 桃花片:形容黄河水浪像一片片桃花。轻红:指淡红色。 【赏析】
【注释】 疏疏密密:指花的繁茂程度。新红:指刚绽放的花。庭下:庭院里。锦一丛:像锦一样的花丛。芳华:指花的芬芳。易消歇:容易消亡。老色:指花朵衰老后的黄色。秋风:指秋天的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花喻人,抒发作者年老多病、壮志难酬的悲慨。全诗用笔细腻,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首句“疏疏密密缀新红,庭下看来锦一丛”,写花的颜色和姿态。疏疏密密,即疏密有致。这是说,在庭院中
【注释】 老少年:指菊花。其二:这是第二首《老少年》诗。 霜叶回红底是春,可中朱草对时新。 衰迟不为矜颜色,留与群芳殿后尘。 “霜叶”,即秋霜打落的叶子。“回红”,即返青变红。霜叶返青,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意思是说,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间溪涧清流激湍。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怀
. 陆瑁湖边水漫流,洛阳城外问渔舟。 注释:陆瑁是古代一种鱼,这里泛指鱼。水漫流,即水势泛滥。洛阳,古都名,今河南省洛阳市。渔舟,渔船。 2. 鲈鱼正美莼丝熟,不到秋风已倦游。 注释:鲈鱼,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味道鲜美。莼丝,即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可食其嫩叶和茎。秋,秋天;秋风,秋季的凉风。倦游,厌倦了旅行。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和渔人生活情趣的诗。首句写景,描绘了湖水泛滥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农村风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感。 熙熙丽日开青野: 熙熙丽日 - 晴朗的天气,丽日 -美丽的阳光,开青野 -展开广阔的田野。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田野画面。 漠漠平畴散碧波: 漠漠 -形容天空广阔,平畴 -平坦的田地,散碧波 -散布着碧绿色的波浪,这里指田间的水波荡漾。这句话描绘了春雨过后,水汽上升形成云朵的景象,以及农田中水流蜿蜒的景象。
【注释】棠梨:海棠。锦作团:用花簇成一团。争妍:争艳。边徐生色:指海棠的边沿。 【赏析】此诗写海棠盛开时的美丽景色与动人姿色。 首句以“满树”二字点出海棠花开之茂盛,而用“锦作团”形容其繁丽如锦,用“双栖啼鸟”形容其竞艳争春,生动传神。 次句则从侧面烘托,说海棠枝头有双鸟相伴,相斗为妍。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双栖啼鸟”人格化了,使鸟儿仿佛有了生命似的,显得生气勃勃。 第三句写海棠枝头的边沿
【注释】 白鹭洲:即“建业城”,今南京。阳关第四声:指《阳关三叠》的第四遍,是送别时常用的曲调。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建业(南京)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人先从景物落笔,白鹭洲上柳条生,是送别的背景。然后,由景及人,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即在“几经攀折”后,“行人莫漫轻离别”。接着,又以“听唱阳关第四声”作结,使全诗戛然而止,留有无限余味。 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却不失含蓄典雅,富有情韵
注释:为什么还要追求还丹可以留住青春,一枝真作草中的仙。霜花洗尽后朱颜依然在,不学春花巧弄妍。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一枝草,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测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