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怀瑞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赠紫盖寺衲子东旭 —— 这首诗是在向紫盖寺的一位出家和尚(即“衲子”)赠送礼物时所写。 竺西欲问津,暂与葛仙邻。 —— “竺西”是指古时的“浙江”,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葛仙”是古代传说中的得道成仙者葛玄。这里诗人似乎在说他暂时居住在这个地方。 施饭留青鸟,题诗赠羽人。 ——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问讯楚天碧,秋阴老蕨薇。 五龙开洞府,双鹤护禅扉。 宦迹青油幂,骚坛翠羽旗。 山中张岊是,潭畔屈原非。 径仄消尘累,林间长道机。 松餐饶五粒,苔卧冷三衣。 以我多岐癖,于君十载违。 断虹知不化,疲马憺忘归。 语向军持净,心随脉望飞。 那堪隔回雁,吟眺独依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赞美。诗的开头两句“问讯楚天碧
诗句释义及译文- “阅城操”:此诗可能是描述一个军事操练的场景。 - “古人重设险,叠石岂徒然。”:古代人非常重视设置障碍物以增强防御力,叠石并非无目的。 - “计以守常逸,须令瑕者坚。”:通过设置障碍物来保持防守时的自由和轻松,使弱点变得坚固。 - “河山新百二,组练昔三千。”:黄河和山川的地形是新的,军队的训练规模是过去的三倍。 - “势夺临冲上,机闲雉堞先。”
祥日忆亡儿宇瞻二首 第一首: 三年眠食废,此日倍沾裳。 骨肉归黄土,音容忆异乡。 吾孙方夺抱,汝弟早中殇。 世眼惊鲛泪,诗名惜雁行。 注释: 1. 三年眠食废:三年,指丧子之痛。寝食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2. 此日倍沾裳:今日,特指今天。倍沾裳,形容悲伤至极,泪水湿了衣衫。 3. 骨肉归黄土:骨肉,这里指儿子。黄土,指死亡。 4. 音容忆异乡:音容,指声音和面容。异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5.
过锦石 何年驱传客,叠锦与云齐。 溅碧逶迤绕,连青培塿低。 花邀鸾鹤下,蔓引鼯猿啼。 潭影冰丝茧,晴氛吐绶鸡。 梯来天岂远,查去路非迷。 似解千金橐,留蟠万仞溪。 绮香归载籍,紫逻待攀跻。 若个濡椽笔,还将玉藓题。 注释: 1. 何年驱传客:何时驱赶传信的人。 2. 叠锦与云齐:像云一样层叠的美景。 3. 溅碧逶迤绕:水花溅起碧绿色波浪。 4. 连青培塿低:连着青葱的山丘。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和谢公登金陵凤凰台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矗云干碧落,临渤砥朝宗。 这句诗的意思是“矗立在云端的山峰直入蓝天,面对着波涛的岸边”。这里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旷览思登陟,禋仪识敬共。 这里的“旷览”指的是远望,“登陟”则是攀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登山的向往,以及对于祭祀仪式的敬意。 玉函开雾检,金阙引风钟。
冰井寺 一泓冰井寺,半里印松门。 映月趋香海,疏云透法源。 涧窥擎宝女,林饮听经猿。 汰浊恒河去,蠲屙甘露存。 精蓝开藻荇,梵供濯兰荪。 呵护蟠螭藏,皈依怖鸽魂。 涵天浮白象,洑地出青鸳。 涓滴西来意,清凉净土尊。 军持闲溉泻,杖锡引潺湲。 止观真何事,因心在不言。 译文: 冰井寺 一泓清澈的冰井寺,半里的路程就能看见印着松树的石门。 月光下我向香海奔去,云雾中能看见佛法的源头。
【解析】 1.此诗为作者怀念亡儿宇瞻而作。首句写因离别无可不可,对亡儿已无牵挂之心;次句说后悔生前虚幻,却要劳烦世外寻求;三四两句写既已悔生前之幻,又何必苦苦追寻;五六两句写风泠花蝶舞,月皎峭猿吟,但积想衡阳远,衔哀梦泽深。七八两句写香随风而逝,光返烛龙幽冥。末二句写不要迷恋玄成业,情痴自古今。 2.本题的关键词是“忆”和“寻”。 【答案】 译文: 离别没有什么不可以,对于你我又有什么心呢。
峡束低云黯不开,云中奔浪压山来。 愁心只似江湍长,剧雨尤风日几回。 注释: - 峡束低云黯不开:峡谷中的低空云层昏暗且无法散开。 - 云中奔浪压山来:云层中奔腾的波浪仿佛要压向山峰。 - 愁心只似江湍长:忧愁的心情就像江水中湍急的水流一样漫长。 - 剧雨尤风日几回:连续的大雨和狂风使得天气异常恶劣,反复无常。 赏析: 区怀瑞的《端州江涨三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画卷
午日端州即事 大堤日日捍江波,泛宅无心听棹歌。纵有女郎闲采拾,汨罗江上怨情多。 注释译文: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来到了肇庆端州的街头,看到大堤上的人们日复一日地抵御着江水的冲击,而我却无心去欣赏那划船的悠扬歌声。尽管有一个姑娘在闲暇时在那里采花,但在汨罗江边,却充满了悲伤和怨恨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期间端州街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