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西欲问津,暂与葛仙邻。
施饭留青鸟,题诗赠羽人。
道缘非有定,世法漫相亲。
黄叶啼空止,团蕉悟未真。
鹫峰须慧业,龙树想前身。
莫缚绮尘□,文章是宿因。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赠紫盖寺衲子东旭 —— 这首诗是在向紫盖寺的一位出家和尚(即“衲子”)赠送礼物时所写。

竺西欲问津,暂与葛仙邻。 —— “竺西”是指古时的“浙江”,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葛仙”是古代传说中的得道成仙者葛玄。这里诗人似乎在说他暂时居住在这个地方。

施饭留青鸟,题诗赠羽人。 —— “施饭”是指布施食物给那些贫穷的人;“青鸟”在这里可能是比喻,指那些得到诗人帮助或启发的人。这里的“羽人”可能是指仙人或者修行者。

道缘非有定,世法漫相亲。 —— “道缘”是指修行之路;“世法”则是指世俗的法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修行之道的看法,认为修行之路并非固定不变,而世俗法则也并不总是与我们相亲近。

黄叶啼空止,团蕉悟未真。 —— “黄叶”可能是指秋天的景象,也可能是指僧人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感悟;“团蕉悟未真”则是说虽然已经有所领悟,但这种领悟并不是完全真实的。

鹫峰须慧业,龙树想前身。 —— “鹫峰”是指佛教中的一种山峰,象征着智慧和解脱;“龙树”则是佛教的一位高僧,他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之一。这里诗人在赞扬这位僧人的智慧和修为,并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之情。

莫缚绮尘□,文章是宿因。 —— “缚”在这里是动词,意为束缚、限制;“绮尘□”可能是诗人自创的词汇,用来形容世间纷扰;“宿因”则是说文章和学问都是我们过去积累的结果。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被这些纷扰所束缚,而是要珍惜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这首诗的译文是:

想要寻找智者的踪迹,暂时与葛仙为邻。
布施食物给贫穷的人,题诗赠予修行者。
修行之路并非固定,世俗法则并不亲密。
秋风中的黄叶已停止飘落,团蕉中的感悟尚未真实。
需要修炼智慧的功夫,龙树的前身令人敬仰。
不要被纷繁俗事所束缚,文章是过去积累的结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