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泽总如焚,兰萧每不分。
虎饥方傅翼,魃虐乃为群。
赤社鞭雷鼓,雩坛瘗玉□。
灵湫金潋滟,仙井碧氤氲。
秀壁开龙女,夷城泛廪君。
瓶倾马鬣水,旗卷炮车云。
破块看朝隮,来苏喜夕曛。
沦流循楚望,沾洒到江濆。
电火燎原熄,王师下濑闻。
何当洗兵甲,归凯鹤鹅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概括即可。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1.注意诗歌的押韵;2.注意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3.注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内容上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喜雨”二字起,写天旱地焦,人们盼望下雨;第二段写雷雨到来,驱走旱魔,使万物复苏;第三段写雨水滋润大地,生机勃勃;第四段写诗人对天下太平的喜悦之情。

首联“七泽总如焚,兰萧每不分。虎饥方傅翼,魃虐乃为群”,意思是说,整个天地都像被火烧着一样,草木萧疏而无法分清,老虎饥饿得张开了翅膀,而那些害人成性的妖孽却聚集在一起。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将大旱之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颔联“赤社鞭雷鼓,雩坛瘗玉□”,“赤社”指祭祀土地神的节日,“雷鼓”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雩”意为求雨,这里指祈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祭祀土地神的节日里,人们擂响了雷鼓,祈求上天降下甘霖解渴。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表现了当时百姓对天降雨的迫切心情。

颈联“灵湫金潋滟,仙井碧氤氲”,意思是说,那清凉的池塘如同洒满了金子,清澈的井水仿佛弥漫着绿色的烟雾。这两句描写了雨后的景象,用词华丽,色彩斑斓。

尾联“秀壁开龙女,夷城泛廪君”,意思是说,那高耸的山峰仿佛有仙女在开门,那些平缓的小山丘上仿佛有神仙在泛舟。整首诗以喜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和赞美之情。

【答案】

(1)喜:喜悦。

(2)旱情之严重,百姓生活之艰辛。(或:天旱无雨,百姓生活之艰难。)

(3)喜:喜获甘霖,解除旱灾之苦。(或:喜见天降雨露,滋润万物生长。)

(4)喜:喜闻王师下濑,洗兵甲归凯鹤鹅军。(或:喜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安定。)

(5)喜:喜看山川秀丽,万物复苏。(或:喜见江山如画,美景如诗。)

(6)喜:《破块看朝隮,来苏喜夕曛》——喜看大地重新焕发生机。(或:喜见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7)喜:《沦流循楚望,沾洒到江濆》——喜见长江滔滔不绝流向远方。(或:喜见江水流淌不息,滋养万物生长。)

赏析:

全诗通过描写大雨来临前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首联“七泽总如焚,兰萧每不分。虎饥方傅翼,魃虐乃为群”,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整个天地形容得像被火烧着似的,草木萧疏而无法分清。同时,通过“虎饥方傅翼”这一形象比喻,表现出人们在干旱面前的无奈与无助。接着又提到“魃虐乃为群”,说明旱灾肆虐,使得一些邪恶之物趁机作恶。这一联表达了对大旱之状的深切感受。

颔联“赤社鞭雷鼓,雩坛瘗玉□”,采用了典故手法,引用了古人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以及祈雨的仪式。同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雷鼓想象成在鞭打赤社之神,将玉□想象成被埋入雩坛之中。这既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也表达了人们对天降雨的迫切心情。

颈联“灵湫金潋滟,仙井碧氤氲”,继续沿用了前文的比喻手法,以金潋滟、碧氤氲形容灵湫和仙井的美态。同时通过“金潋滟”和“碧氤氲”两个词语,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更加绚丽多彩。

尾联“秀壁开龙女,夷城泛廪君”。运用了神话传说中龙女和廪君的形象,象征着吉祥如意与平安祥和。同时,通过描述高山上的龙女和平原上的廪君,进一步丰富了整首诗的画面感。

整首诗通过对喜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