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考生要仔细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准确把握诗意。本诗前四句写诗人独自坐窗前,听雨、赏雨、试笔。“风送初秋雨,潇潇入夜鸣”一句中“送”是“吹动”的意思;“潇潇”是形容雨声的词,这里指雨下得大而急促。“入夜鸣”是指雨声在夜里也不停歇。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雨夜中独坐时的心境。接下来四句写诗人试笔的情景。“井飘梧一叶,壶滴漏三声”意思是说,从窗外看
【注释】 1. 之子:指梁楚恕。耽游侠:喜欢游侠。江湖:泛指江湖,也指江湖行踪不定的侠客。趣:情趣、乐趣。 2. 孤琴江上月:形容江水孤寂。一剑客边心:比喻剑客之心。 3. 故国楚云外:旧日的祖国在天边的楚国之外。归舟吴水浔:回船停泊在长江边上的吴城(今江苏无锡)。 4. 短长吟:即长短调,一种诗体,因句式长短不等而得名。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离别前的情景
晓发连江 早发连江驿,迢迢去路长。 山川分杳霭,云树入微茫。 茅屋鸡声晓,芳洲杜若香。 不须高喝道,惊散睡鸳鸯。 译文: 清晨出发前往连江驿站,漫长的道路让人感到遥不可及。 连绵的山峦与薄雾交织在一起,云雾笼罩下的世界显得模糊不清。 茅草房前,公鸡打鸣声在黎明时分响起,清新的空气夹杂着花草的香气。 不必高声喝令,以免惊扰了正在休息的鸳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早晨景象的诗
春昼睡起 池草诗初就,华胥梦正回。 铜龙希昼漏,宝鸭冷春埃。 燕燕蹴花去,莺莺求友来。 物情苦相撩,何惜玉尊开。 注释: 1. 池草诗初就:指刚刚完成了一首描绘池中水草的诗作。 2. 华胥梦正回:意为在美好的梦境中醒来。 3. 铜龙希昼漏:指铜制的龙头钟表正在报时,暗示时间已到中午。 4. 宝鸭冷春埃:形容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仿佛只剩下一只冰冷的鸭子。 5. 燕燕蹴花去:燕子踏着花丛飞走。 6
【注释】1.谷亭闸:位于今江苏淮安市,古称“淮浦”,是古代南北交通的要津。 2.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 3.晚泊:傍晚停船。 4.坐久:久坐不动了。 5.风欺帽:风吹得帽子都遮住了。 6.吟多月醉人:夜晚吟诗到深夜,使月亮都显得迷蒙不清了。 7.茱菊:茱萸,一种可做香料的植物;菊花,一种可食用的植物。 8.双鬓:指两鬓的头发,也指自己的头发。 9.萍蓬:浮萍和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10
注释 客里:客居他乡。逢佳节:在中秋佳节之时。飘蓬愧此身:飘流漂泊,愧对自己的身世。物色:景物;景色。随秋改:随着季节的变迁而改变。羁怀:羁旅之思,即因外游而怀念家乡的心情。归养:归家奉养父母、妻子。优诏:皇帝下诏书。许:允许。 赏析 《中秋有感》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客居异乡,独自面对明月时的伤感之情。全诗以“独”字为线索,贯穿始终
柳庄 爱此陶潜柳,春来种满庄。 雨条牵翡翠,风线弄鹅黄。 黛色侵书幌,清阴覆草堂。 闲中幽兴发,相对引壶觞。 注释:柳庄:指柳下惠之庄。柳下惠(公元前719年-前576年),名惠,字子禽,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东)。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政治家、哲学家。他为人谦恭厚道,不贪钱财,乐于施舍,以仁政为怀,深受百姓爱戴。《论语》记载,孔子评价:“柳下惠,其恕乎!能以己之所不欲,推而广之,于人为仁矣
汀江两岸的山峦层层叠叠,风景如此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荷花开在湖面上形成一片屏障,翠鸟隐藏在山岚之中难以寻觅。 水路通向广州府,人烟稠密连接岭南一带。 有幸遇到贤明的五匹马,清风明月之下畅谈玄妙之谈
门前流水碧潆洄,上有浮槎作钓台。 几点鹭鸥当镜落,一竿风月自天来。 羊裘任著随闲梦,星象何曾犯上台。 只恐鹤书求隐逸,未容华发老蒿莱
封章重奏上金銮,喜得天颜两度看。 银汉月低仙仗晓,玉阶霜重绣衣寒。 自惭谫薄沾恩早,谁谓精忠报国难。 退食从容还北望,丹心飞傍五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