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文
辛亥除夕感怀 江城催节雨,入暮转霏微。 春逼梅先放,寒欺燕未飞。 谁能同禹惜,吾始觉蘧非。 明发成何计,青山斸故薇。 注释:1. 《诗经·周南》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说:“和声相求,相互爱慕”的情歌。 2. 《论语·阳货篇》:“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是:君子应如玉一般坚硬,不被外界所改变。 3. 《庄子·齐物论》:“圣人处无何有之乡,至德遗物而与天地精神往来。” 赏析
【注释】五台:指中国五座著名山峰,即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 连:连接;朔漠:北方的沙漠之地; 最高峰:指五台山的最高峰佛手岭上的文殊菩萨像,俗称“文殊台”。 塞角:边塞;先寒磬:先听到寒磬的声音,即先听到报时的钟声。 龛灯:僧人诵经时用的灯火;彻晓烽:彻夜燃着的烽火; 胡儿:指吐蕃人或少数民族。法座:佛教语,指僧众集会的场所——讲坛。 武士:指吐蕃的武士;谒:拜见;金容:佛祖的面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及艺术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诗句与诗中相应句子进行比较,辨析正误;然后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畏途趋落日,孤棹倚灵洲”,这句诗意思是在夕阳的余晖下我急忙向归程进发,孤舟停靠在灵州的岸边。诗人在傍晚时匆匆赶路,急于返回家中,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水月蒹葭夜,山风松桧秋”,这句诗意思是水边的蒹葭和水中倒影相映成趣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舍舟投净域: - 舍舟:离开船只。 - 投净域:到达清净无垢的地方。 2. 振锡礼空林: - 振锡:摇动锡杖,表示进入寺庙。 - 礼空林:参拜树林中的寺庙或佛像。 3. 日月龙宫古: - 日月:这里可能指的是太阳和月亮。 - 龙宫:古代传说中的龙所居住的宫殿,常用以形容神秘而古老的地方。 4. 烟霞鹿苑深: - 烟霞:指烟雾和彩霞,常用来描绘仙境中的景象。
秋日宿玉岩寺 千岩攒古刹,一径入松微。 磬杂猿声啸,云先鹤暮归。 翻经花荫席,入定瀑侵衣。 回首风尘外,谁能顿息机。 注释: -千岩攒古刹:形容寺庙周围有很多岩石,古老的建筑显得更加庄严神圣。 -一径入松微:一条小路通向茂密的松树林中。 -磬杂猿声啸:磬声与猿的叫声交织在一起。磬是佛教乐器,常用于寺庙中的法会。 -云先鹤暮归:云彩似乎比鹤更早地回到它们的栖息地。 -翻经花荫席:在花丛中翻阅佛经
【注释】 登鸡鸣寺:登上鸡鸣寺。陈王:即南朝陈后主,陈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喜好游猎,曾派兵追捕山中的野兽,所以称“陈王追猎”。候:等待、守候。鸡鸣:古时以夜半为一更,五更为一夜。鸡鸣即指半夜。 步辇:步行轿子。昙花:梵语的译音,是佛教用语。合:指佛经中所说的“如来”与“大众”。行宫:帝王居住的地方。忍草平:忍字原义是忍辱,这里指忍受屈辱。 塔凝钟阜气,楼控海门声:指寺院的钟声能传遍山峰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运用了这种手法。本题中“归客快登舻”“乘风度蠡湖”两句,是说归人高兴登上船,乘船渡过彭蠡湖。“断虹垂晚岛,数雁下秋菰”两句,写天空中的彩虹低垂在傍晚的岛上,一群雁群从秋天的菰菜上飞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题目要求来展开赏析。“峡山飞来寺”是说寺院位于峡谷之中。“花龛摇峡水”是说花窗映衬着山中流水。 “莲宇印霞峰”是说莲花般的佛阁倒影在彩霞缭绕的山峰之间。“宝月天香满”是说宝月殿上空弥漫着淡淡的香烟。“灵飙夜梵空”是说夜间传来阵阵梵音。“候禅栖树鹤”是说等待打坐修炼的人栖息在树上
游黎惟和北园 游黎,这里指作者自己;惟,希望。只有希望。和,和谐。北园,即“北墅”,作者所居的别墅。 地迥扬雄宅,烟深向秀园。 地势高峻,庭院深远,是雄伟的住宅;烟霭缭绕,景色优美宜人,是美丽的园林。 泉光分洞口,山翠湿篱根。 泉水从洞口流进,山色浸染到篱笆根部。形容泉水潺潺,山色青青。 选树安棋局,临花设酒樽。 选择树木,布置棋盘,准备酒器。形容在山水之间,与朋友下棋饮酒,欣赏山水之美。
叠叠危楼面面通,登临醉与美人同。 飞甍回度浮云碧,列槛斜翻落照红。 蒲剑暗藏仙子宅,塔铃空语梵王宫。 飘然欲撚长髯去,笑御鸿蒙万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