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时泰
【注释】 贮香室:储藏花香的房间。 研池:砚台。 研译:研磨,指磨墨。 斛(hú):盛水器,此指研钵,即研石。 【赏析】 诗的首两句是写室内的景致。“贮香室”三字点明主题,这是诗人书房中的一角,他在此读书吟诗。“花开研池傍,花落研池底。”两句以花开花谢为线索,写出了室内景色之幽静。 第三句“洗研译经时”写诗人在研室中研书译经的情景。这两句诗把室内外的景象联系起来,使画面更加完整。“斛尽龙池水”
【译文】 张玄超从海上寄来书信问连城生的消息, 若问青楼娼妓,芳年二八强。 轻罗不遮面,绣户自焚香。 对客时题句,怀君每断肠。 倘能贻锦字,犹胜梦高唐。 【注释】 张玄超:唐朝诗人,以《春日行》著称。 海:泛指远方。 连城:指书信,因为信上说“连城”。 青楼:指歌舞的场所。 芳年:美好的年纪。二八:指14岁。 轻罗:轻纱。 绣户:精美的门户。 对客:面对客人。 题句:作诗或写文章。 怀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技巧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过上庄访笪居士”,这是诗人在山中行走时遇到一位住在深林茅堂中的居士,于是上前拜访他。“独行深树里,细路绕茅堂”,诗人在深树林中独自行走,小路弯弯曲曲地环绕着草堂。“山色迎人出,梅花度水香”,山色映入眼帘,花香随着水流淌进鼻子里。“燕泥留雨气,鱼藻入天光”,燕子的窝巢里还残留着雨水的气息
注释: 讲堂丛竹旧,相忆对香烟。讲堂里的竹子还是老样子,我常常在这里回忆我们共同的生活,面对着香烟。 萚谢莺啼后,苔生燕乳前。黄鹂在枝头啼叫,苔藓滋生在燕子的巢穴前。 浮生看逝水,湿泪落空筵。人生的短暂如同流水,我的眼泪落在了空旷的祭席上。 独有诗名在,应知满大千。只有我的诗名还在,我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过去与李子馀一起度过的时光
岁暮将何适,三山烟雨边。 岁末将去哪里?三山烟雨边的北固山。 日明知海气,云尽识江天。 太阳知道海上的雾气,云彩知道江面的天色。 古树开僧寺,寒潮荡客船。 古老的大树开着寺庙,寒潮荡漾着客船。 登临殊有意,濡足祗堪怜。 登上这座山意欲何为?濡湿的脚只可怜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绘北固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以“三山”代指北固山,用“烟雨”描绘山的朦胧之美
福安院同慧生闲步 玄晖曾弭节,太白亦题诗。 京邑非前事,新林似往时。 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 不为逢支遁,幽怀孰与期。 注释: 1. 玄晖曾弭节,太白亦题诗:指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地停留并留下诗作。玄晖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人物,太白则指李白。 2. 京邑非前事,新林似往时:指现在的北京不再是过去的样子,而新林(可能是某个地名)也像过去一样。 3. 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
【注释】 宿断臂岩:宿,住宿;断臂岩,山崖峭壁。 群山回合处:群山环绕、回环的地方。 栖息祇萝烟:栖息在萝藤的烟雾中。祇萝,一种蔓生植物。 万木迎寒脱,孤灯入夜悬:万木,众多树木;寒,寒冷;脱,脱落。孤灯入夜悬,孤单的灯光在夜晚悬挂。 月同僧意寂,风与客怀牵:同,相合;僧意,僧徒之意;寂,寂静。客怀,客人的情怀。 林外双峰影,高楼对独眠:双峰,两座山峰。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出诗句,再逐句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诗句的妙处,最后点明中心思想,并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首先看第一句:衡门稀客至,意思是衡门很少来客人了。衡门,是鲁国的地名,孔子曾在此居住,所以后人常用“衡门”来比喻隐士。 再看第二句:翛翛静读书。这句意为在安静的读书。翛翛,风吹树叶飘落貌。 第三句
微雨才沾麦脚,软风刚报花枝。 田舍春光几许,江南上巳临时。
苍色映池水,萧萧生暮寒。 有时秋雨中,遥见山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