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 堪笑二首·其一 毕竟长生药不真,世间谁是百年人。 贪夫务得知何意,似欲黄金铸此身。 注释: 毕竟长生药不真,世间谁是百年人。 这句诗意味着长生不老的药并不真实存在,世上又有谁能活到百年呢? 贪夫务得知何意,似欲黄金铸此身。 这句诗讽刺那些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人,他们就像想要用黄金铸造自己的肉身一样虚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三》是明朝董纪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内容如下: ``` 竹上当年泪未消,又将红粉湿鲛绡。 月明听鼓云中瑟,魂断苍梧尚可招。 ``` 译文: 竹子上的旧伤尚未愈合,又让红粉沾染了鲛绡,在明月下听着远处的鼓声,思念之情让人魂牵梦绕,虽然身处遥远的苍梧,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她的召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思念。诗人通过描绘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注释: - 浮家一叶小如梭:渔船像一片小小的叶子在水上飘荡。 - 前载儿孙后载婆:前面是儿孙,后面是老婆婆。 - 今日天寒难下网:现在天气这么冷,难以下网捕鱼。 - 芦花深处避风波:在芦苇丛深处躲避风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渔者的艰辛生活。他们需要漂洋过海去捕鱼,但是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环境让他们难以下网。他们在芦苇丛深处躲避风雨,以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诗中通过对比“儿孙”和“婆”的生活状态
泛泛人心兽不如 陆家黄耳解传书 残唐亦有孙供奉 耻向东梁致起居 【注释】 泛泛:无目标或无原则地行动,比喻没有方向的游荡。 人心:指人们的思想情感。 兽不如:形容人心不如动物般纯真。 陆家:指古代陆氏家族,可能是指某人家族的姓氏或者指某地。 黄耳:指黄色耳朵的动物,此处可能指的是一种信使动物,能够传达消息。 传书:传递书信,比喻传递信息或知识。 残唐:唐朝的末期,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衰落的时代。
《闺思二首其二》是唐代文学家张仲素的组诗作品,表现了闺中思妇的幽怨和忧虑。 《闺思二首其二》通过描绘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听到寒蝉声,看到碧窗下的月光,感受到丈夫不在身边的孤独与寂寞。诗中的“何处香来别院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渴望相见的心情。“应是钗头新茉莉”中的新茉莉暗示着新鲜和美好的愿望,而“隔帘微度扇车风”则透露出一种温柔而微妙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怀季明大政二乡友 乡里衣冠日渐稀,故人又去着戎衣。 塞翁得失皆前定,莫向如今怨昨非。 注释: 怀:思念;季明:指作者的朋友季明;大政:大的政事;二乡友:即两位同乡之友。 乡里:指家乡。衣冠:指穿戴,这里借指读书人的装束。日渐稀:形容越来越少了。戎衣:指军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塞翁得马,焉知非祸(《战国策·燕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怀念朋友季明的时候所写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三种生物:蜘蛛、春蚕和蜜蜂。诗人通过对这三种生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态度的思考。 蜘蛛结网忙,是为了捕捉猎物,保护自己。但这种捕食行为是短暂的,因为一旦网被破坏,蜘蛛就会失去食物来源。因此,蜘蛛只能通过不断地织网来维持生存。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看似勤劳,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春蚕吐丝作茧,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受到天敌的攻击。春蚕的生命短暂
碧桃落尽海棠开,帘幕春深燕子来。 心为惜花身病酒,一床弦索锁尘埃。 - 诗句解释: 1. “碧桃落尽海棠开”描绘了春天里桃花和海棠同时盛开的美景。碧桃(一种粉红色的桃树)已经凋零,而海棠(一种红色的花朵)则在此时绽放。 2. “帘幕春深燕子来”描述了春天里燕子归来的情景。随着春季的到来,燕子从远方飞回,穿过帘幕,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3. “心为惜花身病酒”表达了诗人因怜惜花朵而产生的情感
注释: 道人邀请我一起吃饭,给我的胡麻饭中有枣子像西瓜。不知道从哪里招来了两只白鹤,它们直接从天上飞到玉皇的宫阙。 赏析: 首句“道人邀我饭胡麻”,是说道士邀请作者一同吃饭。胡麻即芝麻,是常见的食物,也是道教常用的斋食之一,这里以之代指道人的饭菜。第二句“分得安期枣似瓜”,意思是道人给作者的胡麻饭中夹有像瓜一样大的红枣。安期生是传说中的神仙,相传他是汉代时的人,住在蓬莱山上
注释:我生病喝酒,伤春的日子已经有十天了,不敢露出爪痕,生怕被金丝雀发现。不要让鹦鹉知道这个消息,因为鹦鹉人前最口多,说坏话的人多。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通过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诗中以“爪痕”暗指妻子,用“金诃”、“鹦鹉”分别比喻丈夫和奸夫。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全诗语言通俗易懂,但含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