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潜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看到一幅万里长江图,有感而发所作。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第1句:“题曾云巢万里长江图” - 关键词: 题、云巢、万里、长江、图 - 注释: 这是诗人在观赏一幅描绘万里长江的画作时,感慨万千,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第2句:“历历东南景,平生万里游” - 关键词: 历历、东南、景物、平生、万里、游 - 注释: 诗人通过这幅画看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东南风光
连江舟行十首 暮宿依沙觜,朝行亚树腰。乱山云作雨,一夜水如潮。激石流还逆,盘涡势未消。山灵应迟我,莫叹客程遥。 注释:傍晚时分停泊在靠近河弯的地方,清晨时分继续前行沿着河岸行进。乱山中云雾弥漫如同下雨一样,一夜之间河水暴涨就像潮水一般。激荡的水流回旋向上,漩涡的势头还没有完全消失。山神可能会因为我而停留,不要遗憾我的旅程遥远。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边景象和感受的诗
【译文】 亭中无门户,四面是青山。 林影斜阳照,山泉声夜深。 浮云来去忙,孤鹤知返程。 悟得此中意,心境淡如水。 【赏析】: 《此中真意亭闲赋》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这首诗以静写动,以虚写实,以动衬静,以实映虚,以景寄情,以情写志,寓理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全诗四句,每一句都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句“亭中无门户”,用“无门”二字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并借助一些诗句的注释来把握诗意。 “送君岭南去,最喜桂阳州”,意思是说:送你到岭南去,最喜欢桂阳郡这个地方。“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古代泛指南方。“桂阳郡”是今湖南省郴州市,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诗人送戴孟韫侍宦桂阳,最高兴的是桂阳这个地方。 “紫翠千峰晓”的意思是:山峦重叠,郁郁葱葱,早晨霞光映照,万木竞发,景色秀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逝者不可作,佳名今尚存:逝去的人已经无法再起,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仍然被后人铭记。这里的“逝者”指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他们的事迹将被永远地记住。而“佳名”则是指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行为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声誉。 2. 圣恩优死节,王事见忠魂:皇帝对那些为国牺牲的人们的恩典是无与伦比的,他们的行为被视为忠于国家的榜样
【注释】: 君家好池馆,水竹喜双清。 湛湛春波渌(lù),萧萧夜雨鸣。 冰壶悬翠节,玉露滴金茎。 漫笑沧洲客,长竿钓月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安允恭员外家的双清亭写的一首七绝。 首句“君家好池馆”,点出地点和主人,表明这是主人家中的水池馆舍。第二句“水竹喜双清”,描绘了池塘馆舍周围的环境景色,赞美主人的居所。第三、四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湛湛春波渌”(绿水如玉)、“萧萧夜雨鸣”
【注释】 松台:在福建闽侯县西北。即:就。景:风光,景色。 南闽总炎热,地僻且从容。 南边有闽越,地方偏僻却很宁静。 松垒风声细,淇园树影浓。 松树林间风声细,淇园里树影重重叠叠。 绿筠生玉版,丹荔熟金钟。 翠绿的竹子长在玉色的石碑上,鲜红的荔枝熟了像金钟一样。 但恐村醪尽,何愁客思慵。 只是担心村里的美酒都已耗尽,怎么还怕客人会厌倦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闽北山村景色的七律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过野狐岭”是全诗的标题,要概括出其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 (1) “回首野狐岭,山川地势高。”意思是回头看看野狐岭,那高山峻岭多么雄伟壮丽。 (2) “中都开堡障,纳钵隐堂坳”意思是中都城开了城堡和障碍,把钵盂隐藏在堂坳之中。 (3) “帝业雄三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过沙湖:经过沙湖。沙湖,即沙河湖,位于今江苏省吴县西洞庭东西山之间。 天阴惨平野,风急过沙湖。天气阴沉,天空一片惨淡;大风呼啸着从沙湖刮过。 堤树千行瘦,昆山一点孤。堤边的树木排列成行列,显得十分瘦弱;只有那棵高耸的松树像一块巨大的青玉矗立在岸边。 译文: 天阴沉着脸笼罩着广阔的原野,大风从沙湖吹来。
题文公书《光风霁月》四大字平章燕公将搆亭,滦阳以此为扁 注释:在文公的书《光风霁月》这四个大字前作平章燕公将建亭的匾额。平章:评定、裁定。燕公:指张方平,字方平,曾任宰相。 行乐归沂上,阳和满座中。 注释:在沂州游赏,阳光温暖照耀着整个宴席。 精神秋沆瀣,胸次玉玲珑。 注释:精神和志向像秋天的沆瀣一样清亮透明;心地纯洁,胸怀高洁,犹如玉一般玲珑剔透。 草色浮窗动,花阴上几浓。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