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潜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过沙湖:经过沙湖。沙湖,即沙河湖,位于今江苏省吴县西洞庭东西山之间。 天阴惨平野,风急过沙湖。天气阴沉,天空一片惨淡;大风呼啸着从沙湖刮过。 堤树千行瘦,昆山一点孤。堤边的树木排列成行列,显得十分瘦弱;只有那棵高耸的松树像一块巨大的青玉矗立在岸边。 译文: 天阴沉着脸笼罩着广阔的原野,大风从沙湖吹来。
【注释】 云外:指远处。絺衣:薄绸衣,这里指山中的云雾。 铁杖鸣:用铁杖敲开山门。 江潮半落:指潮水退去一半。 万象精严域:指寺院的周围是万法皆空的精严之地。 千年悟觉城:指寺院有千年修行的悟者。 卷帘秋气肃:推开窗户,秋风吹来。 【译文】 远山云雾缭绕如细绸般润泽,松木间的铁杖声声悠扬。渡过江面,潮水退了一半,到达寺院,四周景色清新宜人。寺院四周,万法皆空的精严之地,千年修行的悟者
【注释】 1. 舟溯桃源县:溯,逆流而上。桃源县,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 2. 朝盘未及餐:指早晨出发时没有吃早饭。 3. 沙崩回柂折:船因水涨而沙岸崩落,被折断在舵上。柂,古代一种木制舵桨。 4. 风急下篷难:风势太猛,难以把船帆收拢。篷,船上的遮阳帘。 5. 欹侧中流过:船倾斜着在河中央经过。欹侧,倾斜。 6. 颠危两岸看:船在两岸之间摇摆,危险地行驶。 7. 远方修贡职:远方的人来朝拜
【注释】 梅所:即梅亭。 一尊酒:满饮一杯。 含风:指微风习习。 醉梳头:喝醉了还梳头。 爽入枯肠润:凉爽之意进入肠胃,使人感觉舒适。 光分:光彩照人。 秋:秋季,这里指白发。 追往事:回忆往事。 杭州:作者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在梅亭饮酒作乐的愉快心情。全诗以“幽”、“凉”和“醉”三个关键词为纲,描绘了一幅月夜畅饮、清风凉意、醉中理发的美丽图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句子。此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全诗,明确内容主题;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含义。“乘舟溯清溪,来访古招提。”意思是:乘坐小舟顺溪水逆流而上,探访那古寺幽深的山中。“树影涵波静,桃花隔岸迷。”“树影”“波”是名词做动词使用,“涵”“静”、“迷”是形容词做动词使用
【注释】 过浈阳峡:经过浈阳江上的峡谷。 清绝:清静,清高。 秋过客思惊:秋天的客人思绪被惊动。 篁(huáng):竹林。列戟:排列成排的兵器。 屯营:驻扎、防守。 水毒多瘴(zhào):水中有毒气,容易得病,也比喻环境恶劣的地方。 山辉石有英:山上的石头晶莹如玉。 峒猺(yóu):山中居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浈阳江上的峡谷时所作。诗的前六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前六句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
次韵 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 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 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注释: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全诗以景入画,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苍烟黯黯蛟龙窟,古铁棱棱狻猊骨。 空林无人山鬼愁,赵君何从得此物。 枯梢怒号天雨霜,苔花满地雪衣凉。 题诗坐忆江海客,醉墨一洒秋淋浪
故人爱竹盟岁寒,朔风吹老天台山。 皎皎羽衣奏广乐,森森玉笋清朝班。 开帘月上素光凝,入室风生鸣佩环。 何时击节披鹤氅,为君醉舞琼林间
天风吹山云满地,绝壑层峦结苍翠。 倚空双桧苍龙蟠,迸石流泉群玉碎。 栎山张公笔力遒,文彩复见柯丹丘。 登楼看画岁将暮,藤萝绕树风飕飕。 建州别驾称人杰,风骨棱棱如桧石。 长材岂肯混荆榛,为君题诗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