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缵
谒孟庙 古庙前朝创,遗言圣代崇。 七篇开众瞆,绝系绍□蒙。 教岂三迁后,泽仍五世中。 荆榛谁自辟,环辙□终穷。 道性尊尧行,闲邪媲禹功。 人禽分夜气,行尼信苍穹。 顾讵安诸子,谈应藐七雄。 蹊间宁竟□,□路若为通。 五百期虚应,千秋祀独隆。 低回俎豆□,馀铎振松风。 【注释】 谒孟庙:拜访孟子庙。谒:拜见。孟:指孟轲,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前朝:指古代的朝政。 遗言
苍雪崖 崖前苍雪日飞花,崖下澄江照玉沙。 夜棹山阴如有兴,相思堪折伐瑶华。 注释: 苍雪崖:指庐山的苍翠之雪,是诗人登山时所见的美景。 崖前苍雪日飞花:在苍翠的雪崖前,阳光照耀下的花朵仿佛在空中飘动。 崖下澄江照玉沙:在苍翠的雪崖下,清澈的江河映照着如玉般晶莹的沙滩。 夜棹山阴如有兴:在夜晚,诗人乘船游览山阴时,似乎有所感触而兴起。 相思堪折伐瑶华:相思之情足以让这美丽的景象黯然失色
【注释】 当日:当初。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当时为金军所占领。张见平:即张景迁,北宋初年名将,因战功被封为侍御,故称张见平侍御。“招魂”二句:《汉书·礼乐志》有《国殇》歌辞:“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知,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干所要求的答题内容,然后对诗歌进行详析: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赏析表现手法。 “公车早见二难偕”,这是说在太学读书时,你与二难一起参加考试。“二难”,即李善注《汉书》的颜师古和王叔师。这里借指好友或同辈。“公车”是汉代皇帝巡狩时,令公卿以下大臣皆诣都门送迎,因称赴都门为公车,亦称赴阙
【注释】清音楼:指位于山清水秀之处,以水声为背景的古楼,常有人在此吟诗作画。清音,清澈悠扬的声音;清音楼,即此意。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清音楼的独特韵味和自然之美。首联“清山寂寂水悠悠”,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清音楼所在的自然环境,清山、流水、黄昏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颔联“独坐黄昏月上楼”,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清音楼之间的亲密关系
研云馆诗为朱惟四赋 端溪拳石亦生云,云雾繇来泽豹文。 藻气扬芒浑不散,垂天羽翮得如君。 注释: 研(yán)云馆:指藏书楼,也指藏书楼的作者。 拳:像拳头一样的山石。 繇(yóu):通“由”,由来。 藻气:比喻文章的文采和气势。 翼(yì):张开翅膀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朱惟四的赞赏之情。诗人通过对端溪拳石的描述,赞颂了朱惟四的才华和文采。同时
注释:葛仙坛是求仙的地方,我无处不寻找。在何处能找到大药呢?却记得曾到罗浮山认识过先生,在朱明洞见到先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求仙过程中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神仙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首先以“无地不蓬瀛”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接着以“何处坛边大药成”表达了他在寻找神仙的过程中的困境,但最终他还是找到了他心目中的大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回忆,回忆他在罗浮山时遇到的那位先生
【注释】 居然:竟然,指意外地。城韨:城外的篱笆。亦:也。孤村:荒凉的村庄。万壑(hè):万条山沟。千峰:指连绵起伏的山峰。独掩门:独自关闭着门窗。长有:常有。山云:山间的云雾。侵砚席:侵入砚台。野客:隐居的客人。对琴尊:对着琴和酒樽。鸟啼蝉聒:鸟儿鸣叫,蝉鸣声嘈杂。翻嫌闹:反而讨厌喧嚣。草是花非:草和花不一样。细与论:仔细地讨论。荷锸(chǎo):扛着锄头。荒畦(qí):荒芜的菜地。露葵
振衣亭 独上乾坤一草亭,振衣千仞入穷冥。 仰空长啸真孤绝,只有天垂四面青。 注释:独自登上天地间的小亭子,振衣高飞到千米的高空,进入无边无际的境地。仰面长啸,真感到孤独凄凉,只有天幕低垂,四周全是青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临高处,俯瞰大地的壮阔景象,以及在高处感受到的孤独与凄凉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注释】 ①飕飕:风声。竹间声:指风穿竹林时发出的声响,似竹叶相击的飒飒声。亭午:正午。高楼暑亦清:正午阳光照射下,园居清凉宜人。亭午,中午时分。 ②衣湿:衣服被汗水浸湿。蕉叶气:指夏天树叶散发出来的热气。 ③冠欹(qī)一任箨皮轻:头上戴着的帽子歪斜着,任凭帽檐上的笋芽儿轻飘飘地飘落。一任,任由;箨皮,笋芽儿。 ④爱闲:喜欢清闲。尽日,整天。 ⑤移得胡床依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