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相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次:停留。通州公馆:即通州驿站,是明朝时为官员往来所设置的休息之地。仗:执持、握持。澄天下埃:清天下污垢。任重若临千丈谷:肩负的责任如同面临千丈深渊。登高须上百层台:登上高山必须经过百层台阶。华馆:《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引《东观汉纪》:“(董)仲舒为太中大夫……居舍车马华毂……。”幽花对酒杯:指与朋友饮酒作乐。 【赏析】 诗题“奉使次通州公馆”,是说作者奉旨出使
夏日晚发夏津至清平公署阻雨赋五言长排十八韵 译文:夏日夜晚我出发从夏津到清平,路途漫长害怕炎热的太阳。我刚刚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却忽然下起了大雨,我急忙催促仆人备好饭菜,召唤童仆早早准备好车驾。登上马车奔驰在古道上,掀起车帘只见残月如钩。四周景色美丽环绕着苍翠的山林,让人不禁频频远眺。不一会儿天空布满乌云,太阳开始躲进了云层。我骑马穿过杨树林,听见鸠鸟在叫唤预示雨水将来临
病起 解绶归来馀一纪,明农学圃分相宜。 登庸省署浮云过,笑傲林泉白日移。 有病始知无病好,老年方羡少年时。 忘情谁似陶彭泽,纵浪乾坤每自怡。 注释与解析 第一联:解绶归来馀一纪,明农学圃分相宜 - 解释:辞去官职返回家中,余下的时间可以用来从事农耕和园艺。 - 背景: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离开官场后,选择回归自然,专注于农业和园艺的生活态度。 第二联:登庸省署浮云过,笑傲林泉白日移 -
夏日宴集沈氏庄次王遵严韵 昔读古人书,夙抱先忧志。 心源未澄彻,每为外物累。 因循度岁时,龌龊牵俗事。 迩来反诸身,颇觉有真意。 吾气大且刚,浩然塞天地。 一为物所役,四海无容袂。 鬼神启我衷,吾道今有契。 鸿雁落河皋,远自天边致。 踪迹风尘内,议论云霄际。 启心输忠赤,瞩目览苍翠。 天阔云烟敛,波光鱼鸟戏。 观物悟道机,触景发人思。 浮生惜寸阴,饮食须知味。 不饮长如醉
【注释】 当年:指过去。共卧:一起睡。分毡:分别睡觉。毡:用兽皮做的垫子,这里借指被褥。君边:你的身边。山头:山的上面。隙:孔隙。深随:深夜时悄悄进入你的房间。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秋夜思念友人吴才甫兄弟的情景。 首句“当年曾共卧风烟”,是说诗人和吴才甫兄弟过去一起生活,共同度过了许多风雨和岁月,现在却各居一方,天各一方了。第二句“今日分毡各一天”,意思是今天你们各自过自己的生活了
舟中即事五言绝句 挂席向南征,风微细浪生。 卷帘烟树渺,何处棹歌声。 注释 1. 挂席向南征:挂帆起航,向南进发。 2. 风微细浪生:微风轻轻吹拂,细浪随之涌动。 3. 卷帘烟树渺:卷起窗帘,远望烟雾笼罩的树木,显得模糊而遥远。 4. 何处棹歌声:何处有划船人悠扬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江上航行的所见所感。诗中“挂席以南征”表现了诗人出发的方向
【注释】: 1. 绿树鸣蝉尽日闻,炉香绕篆气氤氲。:意思是在秋天的一天,我坐在书房里静静地听着树上的蝉声,炉中的香火缭绕着香气弥漫。 2. 羁怀多少关心事,遥隔天南万里云:意思是我内心的忧虑和牵挂很多,远隔万里之外的天南海北的事情让我难以安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闲居时的心情。首句“绿树鸣蝉尽日闻”,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绿树和鸣蝉的声音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注释】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南旺湖:位于山东东平县,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湖泊之一。堤:这里指长堤,是连接南北两岸的堤坝。 【译文】鲁北的湖光水色,一碧千里,与天空相接;长达百里的长堤,有时断开,有时连着。夹河两边生长着多少垂柳,它们像丝带一样将春天的美景锁在暮霭之中。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春日景色图。首句“鲁北湖光水接天”,点明了地点和时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春景图
【注释】 汶上道中:指在兖州至泰安途中的景色。即事:眼前所见之事。黄云:黄色的云。千顷:形容广阔。几丛:几棵,表示数量少。桑柘:桑树、柘树。牛背:指牛背上。白屋:白色茅屋。微收:稍微收敛。鼠牙:老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第一句“千里黄云千顷麦”,描绘出一幅广袤无垠的农田画面,黄云滚滚,麦浪翻滚;第二句“几丛桑柘几人家”,描绘出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
注释:肘部系着青色的布袋,到处都能成为家中之人,随缘种德就是他的生涯。我们相逢时喜欢一起谈论轩岐,何况隔着云山的道路也不遥远。 赏析:这首送诗,是诗人赠给医士黄以敦的一首赠别诗,表现了对黄以敦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期望。全诗语言流畅,意趣横生,既有深厚的友谊,又有殷切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