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仗节日边来,揽辔思澄天下埃。
任重若临千丈谷,登高须上百层台。
长途细雨沾轻幔,华馆幽花对酒杯。
奉布皇恩忧未遍,何时霄汉放春回。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次:停留。通州公馆:即通州驿站,是明朝时为官员往来所设置的休息之地。仗:执持、握持。澄天下埃:清天下污垢。任重若临千丈谷:肩负的责任如同面临千丈深渊。登高须上百层台:登上高山必须经过百层台阶。华馆:《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引《东观汉纪》:“(董)仲舒为太中大夫……居舍车马华毂……。”幽花对酒杯:指与朋友饮酒作乐。

【赏析】

诗题“奉使次通州公馆”,是说作者奉旨出使,在通州(今江苏南通)驿舍停留。这首诗就是他留驻通州时所作。

开头两句:“孤臣仗节日边来,揽辔思澄天下埃”。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这个身无定所的异乡之臣,在这节令里来到边塞的驿站,手执缰绳思考着如何澄清天下的尘垢。“孤臣”,指身在异乡的臣子;“节”,即节令,这里指农历正月或三月的寒食节、清明节,古代称这两个节日为“上巳”、“端阳”;“仗”,即执持、握持。“揽辔”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滕王阁饯别序》)之意,意谓我站在高处放眼远望,心中忧思重重,想着如何能够清除天下的污秽。“澄”,这里是治理的意思。“埃”,尘埃,比喻世俗的污垢。这句意思是说,我现在身在驿站,手执缰绳,心怀国家,想到自己肩负重任,责任如山重,而自己却像面对千丈深渊般感到害怕,因此想到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登高涉险,经历层层困难才能达到目的。这里的“重”、“渊”和“台”,分别比喻责任的重大和登高涉险的困难。

第三四句:“任重若临千丈谷,登高须上百层台。”意思是肩负重任就像面临千丈深渊一样让人感到畏惧,要想登上高峰必须经过上百道阶梯。这两句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责任感,也表现了他那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任重”和“登高”都是比喻,分别形容责任重大和登山困难。“临”和“须”分别是动词和副词,分别表示面对和必要。“谷”、“台”分别代表危险和艰难。

接下来两句:“长途细雨沾轻幔,华馆幽花对酒杯。”意思是说,在漫长的旅程中,细雨飘洒下来,打湿了帷帘,而我们却在美丽的华美堂馆中饮酒作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细雨”点出了时间是雨天,天气阴沉。“沾”是动词,意为浸湿、湿润。“轻幔”指帷帘,是遮蔽风雨之物。“华馆”指华美的厅堂。“对”是动词,意为面对着。“杯”是名词,是酒杯。“觞”,古同“觞”,“酒器”。这两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细”都是形容词,分别指漫长和细致。“雨”、“幔”和“花”分别代表雨天、帷帘和花朵。“对”、“馆”和“杯”分别代表面对、华美堂馆和酒杯。

最后两句:“奉布皇恩忧未遍,何时霄汉放春回?”意思是说,我虽然已经尽力去执行皇帝的命令,但是国家的大事还没有完全处理完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天空中的云彩散开,春天重新回到人间。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布”是动词,意为宣布、传达。“皇恩”是指皇帝的命令或者恩宠。“未遍”意思是没有全部完成。“霄汉”指天空,这里比喻朝廷。“春”是名词,这里指春天。“布”“未”“何”“霄汉”分别表示传达、未完成、哪里、云朵散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尚未完成的心情和对于何时能够结束这种心情的迫切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