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伯衡
【注释】 寄吴文明宪副:写给吴文明的一封信。 已过风雨节:已经过了风雨交加的节气。 不得故人书:不能收到老友的来信。 目断千山外:望眼欲穿,看千山之外。 神交五夜初:与老友在月光下畅谈到深夜。 绣衣天下士:穿着锦绣的衣服,是天下的俊杰。 白鹭使君车:骑着白色的鹭鸶,这是太守的车马。 能廉懦:有才能而又清廉懦弱。 知君独起予:知道你独自起程远行。 【赏析】 《寄吴文明宪副》是一首赠别诗
第一句“鉴湖波暖欲生烟”,描绘了鉴湖的景色。湖水温暖,如同要冒出烟雾一样。第二句“太守行春放画船”,描述了太守在春天里放风筝的场景。第三句“皂盖朱幡穿柳去”,描绘了太守乘坐画船经过的景象。第四句“傍人指点是神仙”,描绘了旁人指着太守说他是神仙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太守在春天里的活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太守的行春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友人王彦和的离别表示了深厚的感情,并勉励其建功立业。“玉液金杯”出自《西京杂记》:“汉宫御食多以金器盛水,饮时以玉杯承之。”“璚筵锦瑟陈”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意思是宴会上歌舞升平,欢声笑语。“辕门思赞佐”典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沛公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注释】 一麾:指王命。出守:出任地方官,这里指出京任龙州知州。渭水秦原:即渭河与陇山的故地,泛指陕西一带。冀北:指幽燕之地。怀人:怀念友人。关西:泛指长安一带。凉州:今甘肃武威县,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陇树:陇山之树,泛指陇右一带。惠泽:恩惠。遗黎:边远地区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秦某出朝为官的一首送行诗。首联写饯别情景;颔联抒怀友之情;颈联写送别之意;尾联写勉励之意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周伯宁春晴江岫图为吕仲善题 - 描述了一幅描绘春天晴朗江景的图画。"周伯宁"和"吕仲善"可能是作者的名字或者与诗有关联的人物。 2. 尚书襟怀绝潇洒,挥毫往往凌董马 - 描述一个官员具有非凡的气度和才华,他常常能轻松地超越古代的名将如孙武、孙膑和韩非子等人。 3. 平生一笔颇自珍,数尺新图为君写 - 表示这位官员对自己的笔迹极为珍惜,并特意为某人画了一幅新的画
《东斋夕书》是明代诗人苏伯衡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在山中独居时的闲适与愉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幽居得自怡:居住在幽静的地方,感到十分自在和快乐。 2. 野性方惬素:野外的自然属性,使人心旷神怡。 3. 高枕一酣眠:高枕无忧地入睡,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4. 长廊独闲步:独自在长廊上漫步,享受着孤独的时光。 5. 白日谁云长:白天谁说时间很长。 6. 青山忽已暮
方壶云山烂熳图 我家海岳之画图,乃是小米手所摹。 我家收藏的海岳山水画卷,都是米芾亲手临摹的。 舟崖翠壁走云气,北连恒碣南衡庐。 船在崖壁上行走,云雾缭绕;北边靠近恒岳,南边靠近衡山庐。 长风中来吹不断,疑有鬼物阴卷舒。 阵阵长风吹拂过来,仿佛是鬼魂隐藏其中; 石林倏开复冥漠,雷雨欲至愁鼪鼯。 石林突然展开又变得阴暗,雷雨即将来临,我内心忧愁; 分张尚觉天地窄,惨淡直与造化俱。 拉开画面
方壶云山烂熳图同胡士恭博士题 我自持杯酌阿母,谁能搔痒招麻姑。 鬓发不受皓雪变,日月任使跳丸如。 玄圃罗浮若解后,拟出海岳相欢娱。 【注释】 方壶:即方丈,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 阿母:指月。 挠痒:挠摩痒处。比喻消除烦恼。 麻姑:传说中仙女,能乘白鹿至山上,见东海三岛,饮玉浆,食桂枝,寿算无穷。 鬓发:指人的年华。 皓雪:洁白明亮的雪。 日月跳丸:比喻光阴迅速。 玄圃、罗浮:均指仙境。 解后
这首诗是送曹叔温赴淮安幕府,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曹叔温的风采,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 初我识君自三山:我初次认识你的时候,你是来自东海中的三座神山。 面如白玉红颊颧:你的面容如白玉般洁白,双颊微微发红。 平明振佩入乌府:清晨时分,你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手持佩剑,进入衙门大堂。 行人指点人中仙:路过的人指着说,你是人中之仙。 此身萍梗随流转:我如同浮萍一样漂泊不定,与你相伴而行。
玄猿啸呼山近屋,白鸟明灭江吞天。 玄猿:深黑色的山猿,在山间发出凄厉的叫声。 啸呼:大声呼叫。 玄猿啸呼山近屋:山猿在山林中发出凄厉的叫声,好像是在向山下的小屋呼唤。 白鸟明灭江吞天:江上的白鹭在阳光照射下,时隐时现,好像在吞噬着天空。 云间往往得灵药,月下时时闻采莲:云中常常有神奇的药材,月夜时可以听到采莲姑娘的歌谣。 多暇应为曲水会,乘闲便作东山眠:闲暇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