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多禄
注释:简张半园 浣花有客圣于诗,诗律精严晚更奇。 天半笙簧珠错落,酒中芒角骨嵚崎。 何尝哭笑同遗老,岂独风流是我师。 颇忆子京修史地,两行红袖写乌丝。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前两句是说简张半园的诗歌造诣高超,他的作品在晚唐时期尤为奇特。后两句是说他与遗老不同,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不拘一格,而且他的诗歌风格也影响了我等后人
送星阶入都 侧帽轻鞭趁晓风,飞车重踏软尘红。 金钱下策弹张说,丝竹东山老谢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侧帽轻鞭趁晓风”,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清晨骑马出发的场景,侧帽、轻鞭、趁晓风,形象生动,富有动感。次句“飞车重踏软尘红”,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速度之快,以及他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三句“金钱下策弹张说”
诗句释义: 1. 拂剑高吟《敕勒歌》,酪浆挏酒舞婆娑。 - 《敕勒歌》:指古代民歌《敕勒歌》,描绘了塞外风光和牧民生活。 - 拂剑:挥舞着手中的剑。 - 高吟:《敕勒歌》的歌词被高声吟诵。 - 酪浆:牛奶制成的饮料,这里指的是用奶做的酒。 - 挏酒:即斟酒,形容饮酒时的优雅动作。 - 舞婆娑:舞动的姿态优美如柳枝般摇曳生姿。 2. 黄龙誓饮金乌术,白马难盟药葛罗。 - 黄龙:古代传说中的龙。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在公元1040年(宋仁宗庆历三年)任陕西经略副使时创作的。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诗句解释: 1. 辕门画鼓乱驼鸣,落日川原碛路平。 - "辕门":古代军门,此处指军队的驻地。 - "画鼓":指军中的鼓手,用画笔描绘着鼓声。 - "乱驼鸣":指骆驼因受到惊吓而发出的声音。 - "落日川原"
首先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度兴安岭访宋铁梅观察”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跨越兴安岭去探访宋铁梅观察的情景。兴安岭是指大兴安岭南段的山地丘陵地带,是一片壮阔的森林地区,也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区域。而宋铁梅则是一位历史人物,具体身份不详。 2. “云车穿出洞冥冥”, —— 这是第二句,描绘了云雾中的景象。云车通常指一种在云雾中行驶或飞翔的交通工具
寄怀于次棠师 跃马横戈事总虚,辞家剩有一囊书。 深尝世味文难信,沉醉离怀酒不如。 幕上春风巢燕子,江边秋水梦鲈鱼。 他时杯酒重逢处,好是黄花九月初。 注释与赏析: 1. 跃马横戈事总虚,辞家剩有一囊书。 - “跃马横戈”:形容英勇的骑马持戟的样子,这里比喻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 “事总虚”:指世事如云烟般虚无缥缈,无法抓住。 - “辞家”:离开家乡,离家出走或隐居。 - “剩有一囊书”
庚子塞上作 万帐貔貅大野开,风声怒挟阵云回。 天留一线容西上,地尽中原此北来。 谈笑公卿王猛意,仓皇戎马李刚才。 深宵无限关心事,卷入胡天画角哀。 注释: - 万帐貔貅: 指军队的帐篷像千军万马一样排列开来,形容军队庞大壮观。 - 大野: 原指广阔的原野,这里借指边疆辽阔之地。 - 风声怒挟阵云回: 形容风吹动的阵云如同怒吼一般,气势磅礴。 - 天留一线: 比喻形势危急,只有一线生机。 -
【注释】 莽莽:辽阔。大荒:原野,荒地。当年:指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即公元756年。圣武:指唐太宗李世民,当时他正在平定叛乱。全羌:指平定了吐蕃(今藏族)的叛乱。佗尉:指唐初大将李靖(字药师)。浑瑊:唐代名将,封为浑河郡王。法物:古代用玉或铜制作的祭祀用的礼器。图开:指绘制的《日月图》。河山:这里指国家疆土。带砺:指佩带的刀和磨刀石,比喻国土。长:坚固不动摇。 【译文】 茫茫沙漠卷起了广阔的原野
汉家 汉家西狩感君王,蘦落芜亭麦饭香。 当日移宫纡策画,几人专战误平章。 龙颜泣下秋风暗,马首悲生大月凉。 千古党魁谁召祸,秦关百二感苍茫。 译文: 汉朝的西征让君王感到忧伤,野花落尽荒芜的亭子中传来麦饭的香气。当年皇帝移宫时,有人策划却误入歧途,导致战争失败。皇帝的龙颜悲伤,秋天的风吹过带来了凉意,马头悲鸣生起大月的光芒。千古以来,谁是招致祸乱的人呢?秦国的关卡险峻而令人感慨,面对苍茫的世界。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抵达宿望梅店的情景。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首联 “鸦盘远势欲黄昏,我亦随鸦入此村。” - 关键词: 鸦、黄昏、村 - 注释: 乌鸦盘旋在远方,似乎即将黄昏;我也随着乌鸦进入这个村庄。 - 赏析: 通过描写乌鸦的飞行和黄昏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我亦随鸦入此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 颔联 “山小于拳浮岸脚,潮平如掌啮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