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栻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色相谁摹丈六金,中流一苇任浮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色相谁摹"指的是什么样的颜色能够比拟或描绘出丈六金(即佛教中的阿弥陀佛)的形象,这里的"丈六金"可能是指佛像,或者是某种崇高的象征。"中流一苇任浮沉"则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想象着在江水中,一根苇草可以随波逐流,自由自在地漂浮。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通晓大意,掌握全诗,抓住关键句来理解。注意诗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蝶媒”“蛾眉”是关键词。 【答案】 译文:春日里,蝴蝶在四城之间飞舞忙碌。一斛明珠也难以衡量。醇酒妇人没有此愿;美色丝线女子果然谁当?莲花作药心偏苦;芝草无根骨自香!白眼看天不说话,小星三五乍生芒。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对蝴蝶的描写
半亩园如愿亭联 一肩风月谁担去;六面湖山自拥来 诗句释义: - 一肩风月谁担去:意指一人独自承担了整个天空和月亮。 - 六面湖山自拥来:形容自然景色的壮美,宛如六面的湖泊被山峦环抱。 译文: 一肩扛起了漫天的月光, 六面湖光山色自然环绕。 赏析: 这首《半亩园如愿亭联》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诗中“一肩风月”与“六面湖山”形象生动,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自然画面
半亩园梅厂鹤寮联 放出一头真得地;养成六翮便冲天。 注释:梅花盛开在半亩大的园子里,鹤栖息在鹤寮中。梅花释放了自己的真实本性,得到了土地的滋养,得以茁壮成长;鹤养成了六根强健的翅膀,就能直上云霄。 赏析:何栻(1816-1872),字廉昉,号悔余,江苏江阴人。道光进士,官吉安知府。工诗文,著有《悔余庵全集》。他的作品以对联著称,其中《半亩园且观亭联》是他创作的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平山堂题襟馆 当年多士登楼,追陪雅集,溯渔洋修禊,宾谷题襟,招来济济英髦,翰墨壮江山之色,繄玉钩芳草,绿蘸歌衫,金带名花,香霏砚席,扬华摛藻,至今传宏奖风流,贤使君提唱骚坛,谁堪梅阁联诗,芜城续赋; 此日有人骑鹤,烂漫燕游,怅文选楼空,蕃厘观屺,阅尽茫茫浩劫,园林剩瓦砾之场,祗桥畔吹箫,二分月古,湾头打桨,十里春深,补柳栽桑,渐次庆升平景象,大都会搜寻胜概,我欲雷塘泛酒,蜀井评泉。 译文:
半亩园是亦楼联 花香扑座浓于麝;树隙营巢拙似鸠 诗句释义: 半亩园是一个美丽的园林,其美景如同亦楼一样吸引人。花香扑鼻而来,浓郁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仿佛被麝香所包围。 译文: 半亩园是一个充满美丽景色的地方,其美景如同亦楼一样令人着迷。花香四溢,浓烈得如同麝香一般,使人陶醉其中。 注释: 半亩园(地名):位于北京的一个著名园林。 亦楼(地名):位于北京的一个著名建筑。 赏析:
注释 半亩园:指园林。 负暄亭:指避暑的亭子。 支颐:用手托着下巴,形容深思。 引:引导,引申。 山兴:对山林的兴趣。 曝背:晒太阳,晒背。 闲听:闲暇时听。 击壤歌:古人以击土为节,以拍手和歌来娱乐自己,所以叫击壤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园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首句“半亩园负暄亭联”描绘了园中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第二句“支颐独引看山兴”
【注释】园:花园。联:对偶的句子。 译文:半亩大的花园,四周都是树木,只有靠水的地方才种花;土地少而人多的地方只好借山来种树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花园,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注释】: 半亩园结岁寒馆联:半亩园,即指陶渊明的桃花源。岁寒馆,典出《论语·季氏篇》,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后因以“岁寒”为高洁不屈之典。 三升椒雨祛寒捷:三升,泛指小杯。古代常以酒喻水,一升为斗,故三升为三斗。椒,香草。雨,喻雪。 一榻梨云入梦香:榻,矮而长形的坐具。梨花如雪,故称。 【赏析】: 此诗是咏物诗。上句写桃花源中的小酒店,下句写梦中的梨花,都是诗人想象中的物
注释:半亩大的园中且看亭台的连接;高处星云归来时我一览其全貌;闲适时风月胜过三休(即三天)的时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半亩园且观亭联”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置身于这半亩之园中,观赏着亭台的连接,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中。次句“高处星云归一览”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高处俯瞰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