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嗣
哀甬东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 家在移前尽,身从定后惊。 太平真足慕,容易偃柴荆。 注释: 哀甬东:哀悼甬东。甬东:地名,今属山东。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筚栗树(即桑树)经常被风吹断,但经过十几天,还是不敢轻易离开。筚栗树:一种落叶灌木,叶子可食。频吹断:经常被风吹断。经旬:十几天。敢一行:不敢轻易离开这里。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刚走进小巷时,听到狗叫
夜望 秋气生华旦,萧然独身。 天空云逐鸟,夜长月依人。 草木冰霜近,关河烽燧频。 那堪照衰鬓,涕泪共时新。 翻译: 夜晚仰望星空,秋风带来了寒意,独自站立在空旷的地方。天上的云朵追逐着鸟儿,夜色越来越深,月亮也依偎在人身旁。周围的草木都覆盖上了冰雪和霜雪,边关的烽火台也频繁地燃起。看着这些变化,不禁感慨岁月不饶人,泪水与泪水一起涌出,映衬着自己的容颜。 注释: - 秋气生华汉
诗句释义 1 泊定海夜哭:在定海夜间哭泣,表达了作者对某种情况的悲伤与哀怨。 2. 我实愁来此:作者因何而感到忧愁,这一句可能指的是他为何来到这个地方。 3. 荒荒天地昏:形容环境荒凉,天色昏暗,给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 4. 悲风嘶虎石:风声如虎啸,声音凄厉,仿佛有野兽在怒吼。 5. 毅鬼立蛟门:坚毅的鬼魂站立在蛟龙般的门上,可能是对某种不公或悲剧的象征。 6. 国史千年寄
【注释】 泊定海夜哭:泊,停。定海,在浙江省温州市境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军事据点。此诗写于作者流寓定海时。 飘泊:漂泊,流浪。吾生事:我的一生事业。 孤篷复:孤独的船篷,这里代指诗人自己。复:还。 江烽:江边烽火。催鬓雪:催促着人的头发如雪一般白。 野爨:野外烧饭。燎衣霜:点燃衣物上的寒气。 草木俱兵气:草木都充满了战争的气息。兵气:战争气息。 亲朋半战场:亲人朋友都卷入了战事。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一幅乱后萧条、荒凉的江边景色:江上,一片凄凉的景象,江水涨漫了,江边的草也长得很高了。野老们哭泣着,天地黯然愁。“吹”“凑”等字用得极妙,将乱后的荒凉与凄惨之情表达出来。“梦依荐黍定”“家对旅葵秋”,写诗人在战乱之后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十分痛心,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答案】 ①江水上涨淹没了岸边的草丛,野人们悲伤地哭号。②战火燃烧
注释: - 泊定海夜哭:在定海(今浙江台州)的夜晚痛哭。 - 惊心前日事:对往事感到震惊和悲痛。 - 野立久仓皇:长时间站立,显得非常惊慌失措。 - 鳀壑沉楼舰:指海上的船只被海水吞没,就像“鳀”字形状一样。 - 鼍宫葬国殇:鼍形似龙,宫殿被毁,象征着国家的灭亡。 - 空城霾日脚:形容城市的空落和荒凉,连太阳都失去了光芒。 - 旧垒堕星芒:旧时的城堡已经崩塌,只剩下星星的光芒。 - 横海威名重
夫子邈然去,孤峰自辟门。 地容方丈洁,天护草堂尊。 风节千春见,行藏两世论。 荒荒西日下,梵磬肃朝昏。
麦粥吞声对夕曛,重披遗草坐宵分。 苦吟一诵睢阳作,正议初传丞相文。 片字藉公争杲日,九章得汝播灵芬。 千春大义应同识,此际交情总让君
黭黭关河白日微,遥看天末泪沾衣。 空怀东郡门人怨,欲觅西台故客稀。 马鬣十言谁表墓,龙威一卷独扬辉。 藉闻德祐年来事,益叹人间岁月非
新霁山堂鱼鼓鸣,杖藜相约过南城。 残年方外思寻药,衰眼人间望洗兵。 麦粥分厨充客饱,梨花逼座照春晴。 异时应续襄阳传,先叙诸公出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