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
八月廿四日至山庄草堂荒秽手自芟薙悠然有作 老去诸骸痛,归来两眼新。 堑堙生野兴,劳苦效村民。 甃石馀花落,通篱宿蔓陈。 卢龙五百里,肯作姓田人。 诗词原文: 老去诸骸痛,归来两眼新。 堑堙生野兴,劳苦效村民。 甃石馀花落,通篱宿蔓陈。 卢龙五百里,肯作姓田人。 注释: - 老去诸骸痛:指年岁增长带来的身体疼痛和心灵疲惫。 - 归来两眼新:形容归来后的心境或视觉更为清晰
诗句释义 1 折节求深造:表示放下世俗的名利,向高深学问领域努力。“折节”指放弃或转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或习惯,“深造”即深入探求学问。 2. 如君世所难:比喻追求高尚品德和学问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这里用“难”来形容。 3. 儒衣勤正学:穿着儒家学者的衣服,勤奋学习儒家经典,表明作者致力于学术修养。 4. 禄养喜微官:享受俸禄(俸禄)的同时,喜欢担任微薄的官职,这可能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5
【注释】 1、天意关生理:天意,自然规律。关,关联、影响。生理,农业的耕种与收获。 2、冥冥细雨移:冥冥,形容天空阴云密布的样子。细雨,小雨。移,移动。 3、碧山今日好:碧山,青翠的山。今日(今天)好,天气晴朗。 4、芳草一春迟:芳草,指春天里生长的草。一春迟,一年春天来得晚。 5、喜色浮群动:喜色,喜悦的颜色。浮,显现。群动,万物。 6、田家重此时:田家,指从事耕作的农家。重,重视。此时
易公仙公和申兄弟,与王兰谷一起在盘山天城寺住了三天,游览了盘西剑台等名胜而归,还未来得及去追陪他们怅然怀想赋诗以寄。 亭亭耸入云霄的松树,矗立在天空中的峰峦。 紫竹杖共携同游,踏碎了青芙蓉。 高远的境界难以揣测,野人感叹莫能追随。 溪南双白鹿,应与数君逢。 注释: 1. 易公、仙公:指唐末道士叶法善。申兄弟:申渐高、申屠澄、申绍先、申绍周。王兰谷:即王士禛,字子真。 2. 天城寺
寓城西精舍赠洞文上人比邻七十载,为客谢淹留。 忍草自长碧,妙香时一浮。 世情争梦幻,佛面老春秋。 愁绝斜阳外,谁家百尺楼。 注释: 1. 比邻七十载:比邻指相邻,七十载指七十年的时间。 2. 为客谢淹留:作为客人而请求对方允许自己留下。 3. 忍草自长碧:忍草是指一种草药,它自然生长得绿意盎然。 4. 妙香时一浮:妙香是指某种香气,它在适当的时间会飘散出来。 5. 世情争梦幻
【注释】 尊酒寻常事:指朋友相聚,举杯畅饮。 论心:以心相许,意气相投。 敦:厚。 质文:质朴与文彩,这里指文章。 沈沦:沉溺,陷入困境。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王兰谷是当时名士,作者在送别友人时作此赠别诗。全诗语言质朴而典雅,感情真挚而深沉。 首联“尊酒寻常事,论心贵以真”,点明主题,表明了诗人送别的诚意。 颔联“平生敦气节,之子敌交亲”是说王兰谷的为人正直,品格高尚,是值得深交的朋友
柳花 微薄不自定,漫空时乱飞。 君看可怜态,还有欲生机。 萦惹如求系,漂摇信所归。 翻嫌石苔藓,点点入春稀。 注释: 1. 微薄不自定:柳花轻盈飘忽,没有固定的形态。 2. 漫空时乱飞:柳花在空气中自由飞舞,无拘无束。 3. 君看可怜态:诗人看到这些柳花的飘零之态,感到它们很可怜。 4. 还有欲生机:尽管柳花已经飘散,但它们仍然保持着一种生命力。 5. 萦惹如求系:柳花在空中徘徊
易公仙公申兄弟,暨王兰谷宿盘山天城寺三日,历盘西剑台诸胜而归,未及追陪怅然于怀赋此却寄。 烟草渺无际,卢龙秋色来。 注释:辽阔的烟云无边无际,卢龙关外的秋天景色已经来临。 昔人谁舞剑,有客此登台。 楚塞思千里,边风酒一杯。 注释:昔日的勇士谁能挥舞宝剑,有客人在此攀登高楼。楚塞远思念故乡千里之外,边风中举杯畅饮美酒。 悲嘶馀老马,落日自低回。 注释:悲伤的马匹发出嘶鸣声,落日自行缓缓下山。 赏析
展眺 临空展孤眺,山豁双眸开。 秋色无边际,高云万里来。 可怜牧马处,霜落单于台。 边吹切肌骨,至今生暮哀。 译文: 我独自站在高处远眺,眼前群山开阔,使我的双眸也为之展开。秋天的色彩无边无际,天空中的高云像远方的行旅一样飞来。可惜的是那些放牧的马匹,它们曾经在这里度过寒冷的冬天,如今只剩下了满地的落叶。风吹过这里,让人感到阵阵寒意,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注释: 1. 展眺
注释: 莺 春天的阳光照亮了深深的山谷,二月时就能听到黄莺啼声。 黄莺的歌声多么美妙,它的名字因此得来。 树林间风向忽然转变,山间的雨后初晴。 黄莺真是痴情无比,它的鸣叫一直如此。 赏析: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一幅黄莺欢快歌唱的画面。首句“春阳动幽谷”描绘了春天阳光照耀下的山谷美景。次句“二月早闻莺”则表达了诗人对黄莺的喜爱和期待。第三句“甘语能无入”则描绘了黄莺美妙动听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