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媞
本诗为宋代诗人杨基所作,描绘了桃花流水、小桥绿阴和春风不识的意境。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释义:桃花流水重杨拟若耶,绿阴深处小桥斜。 - “桃花流水”:指桃花盛开时,花瓣随水流飘散的景象。 - “重杨”:形容杨柳枝条繁茂,如重重叠叠的杨柳。 - “拟若耶”:比喻或想象中的某个地方,可能是指传说中的若耶溪。 - “小桥”:一座建在溪流旁的简易桥梁。 - “绿阴”
【诗句释义】 1. 怀竹孙弟:指作者怀念自己的兄弟。 2. 身世谁怜早岁孤:指作者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无人怜悯。 3. 风尘扶母走长途:指作者母亲在战乱中带着他艰难前行。 4. 池塘春早连天碧:描绘了春天池塘的景象,碧绿如洗。 5. 为问行人得句无:询问路过的人是否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心情。 【译文】 我怀念我的兄弟,他们的命运令人同情,因为早年就遭遇不幸。我的母亲在战火中带我艰难前行
【注释】 咏:吟哦;谢庭:指谢安在建康的官邸。留:传之久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拟人手法,将飞花喻为谢安的夫人,赞美其才华横溢,能诗善文,才情出众,令人钦佩,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意。全诗用“咏”字领起,先写飞花被冻,而后咏之以诗,再写飞花之妙,然后结出飞花之妙在于谢庭人的一语。 “呵冻咏飞花”,首句就写雪中飞花,“呵冻”是说雪花被冻僵了。“咏”是吟诵
【注释】 1. 家书:指从家乡寄来的信。 2. 慈母膝下:指母亲在身旁的安慰。 3. 镜里鬓何如:形容人老了,发色变白。 4. 千程水:形容路途遥远。 5. 尺素书:指书信。 6. 苦无双鲤至:意思是很苦的没有收到家书。 7. 倏又产年馀:意思是说转眼间已经一年有余了。 8. 前番扎:指上次的病。 9. 曾云病未除:意思是说上次的病还没有治好。 【赏析】 这是一首怀思远归的家书诗
【解析】 “寂寂柴门镇日关,吟诗须静弈须闲”意思是:家门外的柴门整天都关闭着,吟诵时必须保持安静,下棋时必须心静神闲。注释:柴门:指简陋的门,借指贫寒的家居生活;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杜陵老去犹忧国,彭泽归来肯出山”意思是:我虽然已经老了,但心中还是忧虑国家大事,不愿隐居山林。彭泽县令陶潜辞官归隐后,曾作《归园田居》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此处用此典,意谓诗人虽已辞官,但仍忧国忧民。
【解析】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明确本诗的体裁是七绝。然后分析每句的意思,注意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凌空”:形容山势高耸入云;“须曲折”:指诗境要曲折有致;“玲珑”:指文思敏捷,构思精巧;“石壁”:指岩石上的题字;“松涛”:指松林中的风声;“坐久不知天又暮”,指时间过得很快;“夕阳红”,指落日余晖映红天际
身世谁怜早岁孤,风尘扶母走长途。 池塘春早连天碧,为问行人得句无。
一丘一壑总凌空,闲与同怀入此中。 诗境果然须曲折,文心如是便玲珑。 欲题石壁无佳句,爱听松涛待晚风。 坐久不知天又暮,回看树杪夕阳红
寂寂柴门镇日关,吟诗须静弈须闲。 杜陵老去犹忧国,彭泽归来肯出山。 倦把申江收眼底,醉携《周易》注窗间。 旁人漫说家庭乐,不信年来鬓亦斑
李媞是清朝的一位著名诗人,字安子,号吏香。 李媞生活在清代嘉庆年间,其生平虽然资料不多,但通过她的诗作和身份背景,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面貌以及文化氛围。李媞的作品在后世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申江十景》中的诗,展现了她对家乡的深情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