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此题要求赏析“依人无地善,久客几时归”的妙处,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再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赏析。 第一联“远道更为别,谁能不泪挥?”意思是:在遥远的地方还要别离,谁能不挥挥手流泪呢?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二联“依人无地善,久客几时归?”意思是
下第感汀鹤和黄生瑸: - 诗句解析:首句“失意逢孤鹤”表达了诗人在科举失败后,心境凄凉,孤独地遇见了一只独自飞翔的鹤。这种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情感,让他倍感凄凉。次句“偏怜伫野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这只孤鹤的特别情感,仿佛它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第三句“高标空自许”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望,但他也明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第四句“清泪有谁听?”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模画云林图,寄赠族侄子处士五星 每学云林画,如哦平淡诗。 山教临远水,树不著多枝。 要使无人爱,闲模只自怡。 聊对寄高士,堪对捻吟髭。 注释: - 模画云林图:模仿云林的画作。 - 寄赠族侄子处士五星:送给你,我的族中侄儿,五星级的朋友。 - 每学:每次学习。 - 如哦:好像在吟咏。 - 山教临远水:山峦似乎在教导着远处的水。 - 树不著多枝:树上没有太多的树枝。 - 要使无人爱
送龚生归慈溪 慈溪水边住,春岸越禽飞。“慈溪”是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家乡。 十载梦中客,一帆天外归。“梦中客”形容龚生在外多年,如同在梦中一般。“一帆天外归”形容龚生如天外来客,乘船归来。 花怜木犀发,脍记石鱼肥。“木犀”是桂花的名字,这里借指龚生。“脍”指鱼脍,这里借指龚生。 自识还乡乐,离筵泪莫挥。“还乡乐”是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表达的是龚生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1)“九日望冈楼宴集,忆故山同学”:在重阳节登高望京的宴会上,回忆故乡的同学。 (2)“时节会宾客,凭高怀乍宽”:逢佳节,聚集在一起,心情自然舒畅。 (3)“虽同此楼醉,未若故乡欢”:虽然和这里的人一起饮酒作乐,但不如在故乡的快乐。 (4)“江甸日将晚,炎州风亦寒”
【解析】 “羁迹共萧索,相携为近游”句意:我与友人一起在旅途之中,感到十分寂寞,相互作伴,便成了亲近的游子。羁旅指旅途中因公务或私事而暂时离开家乡的人;萧索:萧条冷落。 “闲行爱冬日,缓步上城楼”句意:在闲暇的时候喜欢冬天,慢慢地走,登上城楼欣赏美景。闲行:闲暇时外出走走。冬日:冬季。缓步:慢步。城楼:城上的楼房。 “适意原无定,逢欢亦可留”句意:随心所欲,本来没有什么一定之规
注释:诗人喜欢闲散的生活,官罢之后也不会有忧虑。 在钓渚前夜做了个梦,山衙吟咏了几年。 临江送别蛮吏,过岭询问吴船的动态。 有钱的人一起相伴,回归后登虎邱赏月。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张祜在送别张巡检归吴之后,写给钱少府的诗。诗人以闲散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和对闲散生活的向往。他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散生活的喜爱。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酬同乡天河令乔令思移官崇山见寄 知宰极边地,三年鬓已斑。 对愁犹有子,屡转不离蛮。 瘴岭天常晦,荒城昼亦关。 相思情倍切,春梦共家山。【注释】: 酬:答谢。 知宰极边地:指知州之职在边远之地。 三年鬓已斑:三年之间两鬓变白。 对愁犹有子:因思念亲人而感到忧愁。 屡转不离蛮:多次调动仍不离开边远之地。 瘴岭天常晦:瘴气弥漫的山岭常常昏暗无光。 荒城昼亦关:荒凉的城池白天也关闭着城门。 相思情倍切
待乡信不至,示闲云 等待家乡的书信没有到达,就像闲散的云朵。 译文:我期待着家乡的来信,但至今未能收到,就好像是悠闲飘荡的云朵一样。 注释:等待:盼望。 待乡信:等家书。 不至:未到。 示闲云:比喻闲散的云。 方春:正逢春天。 送归使:派送回家的信使。 目断瘴江云:眼睛望穿,希望看到家乡的云霞。 译文:正当春天的时候,我派人给家乡送书信,希望能在瘴气笼罩的江面上看到家乡的云彩。 瘴江
酬赵玉文秋试济南,阻雨长山客舍,书亡弟叔白题壁句见寄 一从泛江棹,不复问山程。 野店谁还宿? 秋宵独有情。 雨声疏未歇,笔迹俨犹生。 良友况如此,那堪为弟兄! 注释: 1. 酬赵玉文秋试济南:回应赵玉文在秋试期间来济南的消息。 2. 阻雨长山客舍:由于雨水阻碍了道路,只能在长山的客舍过夜。 3. 书亡弟叔白题壁句见寄:收到了已故弟弟叔白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句并寄来。 4. 一从泛江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