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首句 "借问南游客" - 关键词:南游、客 - 释义:询问从南方来的客人。 - 赏析:通过询问南游客来引出下文,暗示诗人与阮三老的友谊深厚,且阮三老可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 2. 第二句 "乡程路几千" - 关键词:乡程、几千 - 释义:家乡的路,要走几千里。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离别时的不舍。 3. 第三句 "言归感白首" -
送钱少府罢官归姑苏 春愁与去官之苦交织 古诗赏析 1. 蛮雨粤江春 - 春日细雨笼罩粤地江畔,带来湿润气息 - 描绘春天景色,增添诗中情感色彩 2. 春愁有几人 - 表达对离去之人深深思念 - 春日离愁,引发无限感慨 3. 共嗟别乡远 - 感叹离别之苦,远离家乡之情 - 强调共同感受,增强诗歌情感深度 4. 偏感去官贫 - 体现因去官而生活贫困之痛 - 突出个人遭遇,展示诗人内心挣扎 5.
注释: 1. 徐孝廉:指的是一位名叫松园的孝子,他赠送豹皮给儿子乔。 2. 县宰:指代地方官,他钦佩(钦文蔚)的才学和品德。 3. 山人:这里指徐松园,他是山中隐士。 4. 漫夸千腋集:形容他的才华如同千腋下聚集的豹皮一般珍贵。 5. 常重一斑窥:意指他总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就如同通过一角看到豹皮的整体一样。 6. 品自金钱贵:表示他的才华、品质比金银还要珍贵,有极高的价值。 7. 情同缟纻遗
【注释】 侄孙洵自故乡至:侄子的儿子从故乡来。侄,侄儿。洵:姓孙,名洵。 万里悲乡梦,愁心不暂开:万里之外还思念家乡,愁思难以排解。万里,指遥远的距离。 五岭外:五岭山。在今广东、湖南、江西一带。 生死一身来:活着或死都是身不由己。生死,指生与死。一,代词,犹“他”。 细问小儿女,频嗟荒竹梅:详细询问他的儿女们,不断叹息那荒凉的竹子和梅花。频,多次。 视余颜未改,须鬓已先摧:看到我的容颜没有改变
送子乔移官苍梧至陆云界去年叔白来迎处 诗意赏析与关键词注释 1. 诗词原文 送子乔移官苍梧,至陆云界,去年叔白来迎处。 记得经过处,风光少不违。 来朝又梧郡,前岁别荆扉。 往路虽云转,此行犹未归。 所嗟去年雁,还是一行飞。 2. 译文解释 李宪噩的诗句表达了他送别好友子乔时的心情。首先,“送子乔移官苍梧至陆云界”表明了子乔被派遣去管理苍梧和陆云两郡,而李宪噩在诗中回忆了他们过去共同走过的道路
【注解】 哭雨苍舅:悼念舅舅(苍,这里指人名)。苍,这里泛指人。苍舅,就是舅舅,作者的舅舅。舅,对母亲的兄弟的称呼,这里指自己的舅父。 苦作临岐约:苦作临岐约,即苦心相别之意。作,为……而,做;岐,分岔的地方;约,约定。苦作临岐约,即苦心相别之意,即苦苦地在离别时相互嘱咐不要长久分离。苦心,这里指苦心相别。 相要勿久违:相要毋久违,意为请舅舅多多保重、保重!要,通邀,邀请,这里指请求。久违
诗歌翻译与注释: 万里西园月,还应照故乡。残乌啼落木,新鬼吊空堂。荆树知犹在,松亭宜就荒。家书前日到,亲友几人亡。 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遥望西园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笔触,将西园夜晚的寂静和凄凉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万里西园月”,不仅点明了地点,更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思乡之情。而“残乌啼落木,新鬼吊空堂”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和人的情感状态
龙岩洞 春晴小江岸,竹里暂停舟。 忽睹一峰异,下寻双洞幽。 龙藏云不散,仙去灶还留。 孤兴无人识,匆匆感触游。 注释: 1. 春晴小江岸:春天的晴朗天气,江边的景色。 2. 竹里暂停舟:在竹林里停下了船。 3. 忽睹一峰异:忽然看到了一座奇特的山峰。 4. 下寻双洞幽:向下寻找两个山洞。 5. 龙藏云不散:好像有龙藏在云雾之中,云雾不散。 6. 仙去灶还留:神仙离开后,留下的炉灶还在。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石白水归湘潭》。下面是对每一句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 首联: 年少楚南客,双亲犹在堂。 - 年少楚南客:年轻的时候在楚国南部(这里可能指江南地区)作为客人生活。 - 双亲犹在堂:虽然离家在外,但父母仍然健在,在家等待。 颔联: 远游虽失计,难得是还乡。 - 远游虽失计:远离家乡去旅行,但结果并不理想。 - 难得是还乡:能回到故乡是一件难得的事。 颈联: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识君方总角,春宴咏榆钱。” - 解析: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与朋友初次见面时的场景。"识君方总角"指的是在年轻的时候认识的朋友,那时的他们天真无邪;"春宴咏榆钱"则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宴会场景,人们在宴会上吟诵着榆树钱币(榆木钱)。 - 注释: 榆钱:指榆树的果实,形状像古代货币,常用来装饰或作为礼物。 - 赏析: 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青春时代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