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登华不住阁,读吕仙诗 凭槛晓风急,客行悲早秋。 日边海乡远,天末岳云流。 故垒不可见,仙踪何处求? 无因却情累,驱马但悠悠。 注释: - 登华不住阁:登上高高的楼阁,但因为各种原因(如天气恶劣、身体不适等)而无法继续前行。 - 读吕仙诗:读了吕仙的诗歌。吕仙,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这里可能是作者在阅读吕仙的诗歌时所引发的联想或情感。 - 凭槛晓风急:靠在栏杆上,感受到清晨的寒风刺骨。 -
【注释】 《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即《中晚唐诗人主客图》题跋,作者在图中注明了中唐、晚唐各诗人的行止,以表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性格特征。 前生应有罪:指自己前世作过坏事。 天谴作诗人:上天降罪于我,使我成为诗人。 但见:只见到。 无双士:没有可匹敌的人。 常膺不次贫:常常受到不次之任,即不按资历授予官职。 青山穷道路:形容旅途艰辛。 白首役精神:年老体衰,奔波劳碌。 独为求知己:独自追求知音。
诗句原文 《泺口山寺》 鸟鸣石桥外,流水寺门关。 秣马客方倦,扫阶僧自闲。 烟松浮晓日,华殿倚秋山。 聊可息尘念,胡为岐路闲? 注释解释 - 鸟鸣石桥外:鸟儿在石桥之外鸣叫。 - 流水寺门关:寺庙的门已关闭,不再有人进出。 - 秣马客方倦:准备旅行的客人因长途跋涉而感到疲惫。 - 扫阶僧自闲:打扫庭院的僧人因为无事而感到悠闲。 - 烟松浮晓日:晨雾中的松树在朝阳中显得更加宁静。 -
注释: - 济南闻族兄梦锡没:在济南听到我的族兄梦锡去世的消息 - 气高言语新,白首亦精神:尽管年纪已大(白首),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神和高昂的气节 - 乍听悲难变,寻思恐不真:听到这个消息,我一时难以接受,担心这是真的 - 论交群从晚,为学一生贫:我与他们一起学习讨论的时间相对较晚,一生都没有过富足的生活 - 明日看闱卷,城中少此人:明天我要查看考试的答卷,发现其中没有我的名字
【注释】 蟠龙山: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北。 住:居住。 道成:修行得道。 虎迹:虎的脚印。 人腥:人的腥臭气味,比喻污浊。 头还白:头发白了。 山云:指山中之云雾。 嶂(zhàng)如屏:山峰如同屏障一样排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林时所作。首二句写深山幽静,与世隔绝,诗人长期在此居住,已经修炼到“道成”。第三、四句写与弟子同卧共眠,看那虎迹满地,久静使人感到人的气息十分腥臭
落叶满行路,送君秋已残。 长贫为客惯,渐老别乡难。 雨气岳边暝,霜天河外寒。 宁知洛阳令,还解重袁安。 注释 - 落叶满行路:秋天的落叶铺满了道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送君秋已残:秋天即将结束,意味着离别的时刻临近,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 长贫为客惯:长期的贫困使得我习惯了作为客人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因生计而漂泊的辛酸。 - 渐老别乡难:随着年龄的增长
注释: 1. 古来耽此道,清味本酸寒:自古就痴迷于这种道理,清新的味道本来像酸辣一样。 2. 思入如中病,吟成胜拜官:心思深陷就像生病一样,吟诗创作胜过去拜官受封。 3. 物生皆不隐,情动即教看:万物生长都不会隐藏,情感激动就会让人看到。 4. 未识成何用?:不明白它有什么用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某种理念或方法的深度思考和体验。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理念或方法的热爱和痴迷
【注释】恨紫:指落花颜色,因春天到来,百花盛开,红紫相间。愁红:指落叶的颜色,因为秋天到了,树叶由绿变黄,再变红。飘零:飘落。西复东:指花开花落。离枝犹带雨:离枝的花瓣上还挂着雨珠。拂树乍惊风:春风轻轻吹动树枝时,花瓣忽然被惊起。小斋:小书斋。春榭:指在春天开放的亭子。物情:指自然景物和人情。荣落:草木茂盛和凋零。与:跟。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诗。首联写落花之景,次联抒离别之情
```text 关外独游客,风沙几日程。 霜秋过燕市,边路入辽城。 荒驿逢人住,深山避虎行。 平时无处士,谁重幼安名?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周松干游辽东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边塞风景画。首联“关外独游客,风沙几日程”,点明了诗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以及周松干的孤独与行程之艰辛。接下来的四联诗分别描写了从秋季到冬季的不同景色及周松干的旅途经历
与颖叔宿山庙 空廊春草深,游客到时心。 日色众山暝,树声高殿阴。 迎门无道侣,共宿有栖禽。 对此易成感,况君悲昔今。 注释: 空廊——空旷的走廊。 客——指游人。 暝——昏暗。 栖禽——栖息的鸟。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在寺庙中留宿,作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诗写景细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清幽。首联写诗人来到庙中看到空廓无人,唯有满院春草。颔联描写夜幕降临时,群山的景色渐渐暗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