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独游客,风沙几日程。
霜秋过燕市,边路入辽城。
荒驿逢人住,深山避虎行。
平时无处士,谁重幼安名?
关外独游客,风沙几日程。 霜秋过燕市,边路入辽城。
荒驿逢人住,深山避虎行。 平时无处士,谁重幼安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周松干游辽东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边塞风景画。首联“关外独游客,风沙几日程”,点明了诗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以及周松干的孤独与行程之艰辛。接下来的四联诗分别描写了从秋季到冬季的不同景色及周松干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与顺利的关切,同时也透露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评价。最后两句“平时无处士,谁重幼安名?”反映了作者对周松干才华的认可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边疆生活的独特魅力和对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形象的赞美。
李宪噩(1698-1772),字怀民,号十桐,山东高密人,清初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状和民生疾苦,此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周松干游辽东的描绘,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反映了自己对边塞文化的深刻理解。这种文化背景和历史情境的结合,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