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彤
这首诗是作者在立春日送别朋友陆郎夫,并呈给内阁董学士的作品。诗中的关键词包括“才子”、“学士”、“腊底”、“春朝”、“消岭”、“新花”、“逍遥”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首联:“才子方多感,欣承学士招。” - “才子方多感”:指诗人自己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常常感到感慨万千。 - “欣承学士招”:表示诗人非常高兴能够受到学士的邀请。 2. 颔联:“一弓传腊底,双桨发春朝。” -
《雪霁》 天晓寒侵被,闻呼雪更狂。 不知深几尺,昨已积平场。 弭毒人无恙,凝精谷有祥。 最欢明岁好,急起看筹量。 注释: 雪在第二天清晨从枕头上落下作 清晨的冷气袭来,听到喊声才知道大雪更狂。 不知道大雪埋了几尺深,昨天就已经堆积成平地了。 人们消除了寒冷,没有生病;谷物也凝聚了精华,预示丰收吉祥。 最高兴的是明年是个好年景,我赶快起床看日历计算日期。 赏析: “天晓寒侵被,闻呼雪更狂
【注释】 游丰山:游览丰山。游,游玩、游览。丰山,即丰乐山水帘洞,在今江西九江市西。 晨起寻丰山,登降恣幽讨:早晨起来寻找丰山,登高俯视,任意深究其奥妙。 山头灌莽深,山根浅水抱:山头是浓密的灌木丛,山根是浅水环绕的地方。 清泠杳无渊,更莫拾朱草:清澈的水流淌得非常深远,不要再去拾取朱红色的草药了。 仿佛霜鸣钟,指点数亦少:似乎听到钟声在敲打,但指点之处却很少(指景点)。 名迹总荒芜,旧刻空文藻
【注释】 1. 幼循:即张幼循,唐代画家、诗人,与王昌龄、高适友善。 2. 秋水归帆图:即秋景归帆图,指画中的江上秋景和归帆。 3. 夹水:两岸有水。 4. 丹枫:即丹枫树,秋天叶子呈红色,故称。 5. 碧天:青蓝色的天空。 6. 短帆:小而窄的帆船。 7. 孝廉船:孝顺廉洁的人乘坐的船。 8. 吴山路:即吴门山路,苏州市古称吴门。 9. 燕台:指苏州城北的台城,又称姑苏台。 10. 黯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槐阴纳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秋至暑尤酷,槐阴气独凉。 注释:到了秋天,虽然天气已经很凉了,但炎热依旧没有消退,只有槐树的阴凉处才能带来一丝凉爽。 赏析: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日的无奈和对清凉之地的向往。 2. 微风随露落,圆月带云藏。 注释:微风吹过,露珠落下;月亮高悬,云朵被遮住。 赏析: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宁静
寄何子未 忆昔弱冠日,业从哲匠授。 古籍时讨论,与君如兰臭。 阮公具洞鉴,仲容实禀秀。 澄怀契名理,细意研句读。 学成少知已,时命徒乖谬。 抱影寄空庐,一贫真蹇陋。 怜余亦同病,年来更老瘦。 身名一无成,共守家风旧。 注释: 1. 忆昔弱冠日:回忆起年轻时的日子。弱冠之年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的礼仪,故此处以“弱冠”指代年轻时期。 2. 业从哲匠授:你的学业和技艺都是从有智慧的长者那里学到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舟行即事 清江水涨淹没了吴田,麦田里的草尖随着水流摇摆。 夕阳西下船头风声急促,四周山峰云雾缭绕仿佛连接着村庄。 注释: - 清江水涨没吴田:指江水上涨淹没了吴地的稻田。清江是指长江,吴地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的“吴田”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农田。 - 麦脚时平荇带牵:麦苗在田间随风摆动,就像一根根荇带被风吹拂
诗句释义 1. 立言贵有物,澹泊蕴真味。 立言:指写文章或说话要有内容,不空洞。 贵有物:强调写作时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澹泊:指清静淡泊,不受外界干扰。 蕴真味:指文章或话语蕴含着真实而深刻的意味。 2. 至性植根本,经籍资灌溉。 至性:指纯真无邪的性格。 植根本:比喻培养自己的根本品质。 经籍:泛指经典文献。 资灌溉:比喻通过学习经典文献来充实自己。 3.
君从山阴来,复向山阴去。 来时暖若蒸,去日雪如絮。 迢迢千里程,不得五日住。 学案未全窥,宏词已饱饫。 鼓棹竟冲寒,别与幽人晤。 把笔念狂言,应有伤离赋。 注释: 1. 君从山阴来:你从山阴(今绍兴)来。山阴为绍兴古称。 2. 复向山阴去:又回到山阴(绍兴)。 3. 来时暖若蒸:归来的时候暖和得好像在蒸笼一样。 4. 去日雪如絮:离去的那天雪下得很大,像棉絮一样。絮:指棉花。 5. 迢迢千里程
翠荡瑶翻水拍空,断萍衰柳逐江风。 扁舟不肯依沙渚,独挂轻帆暮霭中。 注释:翠色荡涤着碧水,如同瑶台般晶莹;水拍打着空旷的天幕,仿佛在弹奏乐曲。枯败的芦苇和飘零的柳枝被江风吹拂,随波逐流。扁舟不愿停泊在沙洲上,独自挂起轻帆,在暮霭笼罩的江面中飘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动人的江南江景图。首句“翠荡瑶翻水拍空”,以色彩斑斓的画面开篇,描绘了江面的景色。第二句“断萍衰柳逐江风”